王奎先如何卧底匪穴,《林海雪原》女匪“蝴蝶迷”的真实原型是谁
王奎先如何卧底匪穴,《林海雪原》女匪“蝴蝶迷”的真实原型是谁
小山子镇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的东部,是黑龙江南部、吉林北部通往牡丹江、佳木斯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民国时的小山子镇不是很大,分别有东、南、西、北城门和东北门、西北门,还有西套城、北套城,可谓是八门八关。
小山子曾用名叫太平山,因城北有一座小山,故取名为小山子。
伪满时期,小山子是五常东部地区敌伪警察宪兵统治中心,设有警察署、村公所、讨伐队、青年训练所、日本守备队、特务据点等,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又在这里建立了党部、三青团部和维持会等反动组织。
1
第一次小山子战斗。
7连连长李恩艺率领连队,向牡丹江进军,路过小山子城西宋家屯时,突然受到张家大院张奎甲匪队的袭扰。
我前卫排在王福勇排长带领下,迅速打退了敌人,继续向小山子前进,并在镇西向小山子发起攻击,被匪徒十几挺机枪的火力压制在二三百米的开阔地里,大部分同志牺牲或负伤了,前卫排的同志倒下了,7连全体同志冲上去,接着3营全营都投入了战斗。
在副政委曲波的指挥下,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
敌人凭借山坡上的围墙、碉堡居高临下,火力集中,进剿部队处于低洼开阔地,地势极为不利,几次进攻都未成功,伤亡很大。
连长许正同、通讯员徐元吉30余人先后牺牲。
许多伤病员不能及时抬下战场,流血过多而牺牲。
因匪徒人数众多,许多烈士遗体都没有及时抬下战场。
当部队宣布停止进攻,撤出战斗时,仍有一些烈士遗体没有来得及掩埋。
战后,1团政治处派出高孟卿和王鹏和协助1营掩埋烈士遗体时,在一位房东家就找到了五位烈士遗体。
房东张老大爷见到了剿匪部队的同志再也忍不住了,呜呜咽咽哭了起来,边哭边说:"这些都是好人哪,为了我们老百姓,他们叫胡子给打死了!"
高、王二位同志也很悲伤,这些烈士是为了打日本参军的,都是有作为的青年,他们没有牺牲在抗日的战场,而牺牲在土匪的枪口下,心中燃起对国民党仇恨的火焰,默默地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消灭土匪,为烈士报仇。
这次战斗失利,主要因为侦察工作有误,对敌人的兵力估计不足,把2000来人的匪徒,估计为200多人,错把敌人的诈降看成是真降,对匪徒的凶狠、聚散迅速认识不足。
2
五常县保卫战不久,舒兰、榆树、五常及苇河、延寿、珠河等县一些残匪大部分跑到小山子镇。
其中有五常县保安总队陈振东匪队,有刘昨非、刘国良匪队,薛连峰匪队,王清明匪队和女惯匪一枝花匪队,总兵力约1700多人。
匪徒们听说田松支队要开往牡丹江,经过这里,他们就精心策划了假投降的圈套,引诱我军上钩,同时做好战斗准备,企图阻止部队前进。
负责延寿、珠河、苇河、一面坡一带剿匪的温玉成决定,田松支队2支队撤出小山子镇战斗,留下少量部队监视敌人。
第二天,田松支队、359旅大部分部队在小山子附近集结通过。
敌人慑于我军的声威,弃镇向东南部山林逃窜。
2支队的一个连开进小山子镇。
大部队继续向牡丹江开进!
1月中旬的一天,在西方顶子一个农家里,有一个戴副眼镜,长方脸,尖嘴巴,戴着狗皮帽,披着羊皮大衣的人来回踱着步。
他在筹划着如何阻止剿匪队伍开进。
"刘师长!"来人的话打断了刘昨非的苦苦思索。
刘昨非被国民党任命为东北保安总队队长、国民党新编第27军160师师长、国民党先遣18师师长以来,部下习惯称他为刘师长。
听熟悉的声音,他知道是2大队长刘国良来了。
"请坐吧,你来有啥要事?"刘昨非漫不经心的问。
"刘师长,你得想个办法啊!我们不能让共军赶得到处跑,连个窝都没有啊,再说这几个屯子连个防御工事都没有,一旦有事,还不让共军给端了才怪呢?"
"你说的很在理,很有眼光,没有窝不行……"最后一句他连说了三遍。
刘国良受到上司的赞扬,眉飞色舞,高兴起来,侃侃而说:"依我之见,我们必须重新打回小山子镇,它有又高又厚的城墙,要攻能攻要守能守,附近有山有林,老百姓还有东西。…."
听到这里,刘昨非激动起来,握紧拳头补充说:
"好!我们将附近几个县的武装全部集结于小山子,组成强大的阵容。共军正向东去,我们要加紧扩充队伍,迎接国民党大军的到来。"
第二天,一队队的马爬犁拉着从方正、延寿、珠河、老基街、五常等五县1700多匪徒进驻小山子镇,在刘昨非、刘国良、陈振东、一枝花女匪首的指挥下,敲诈勒索、欺凌百姓、强奸妇女、抢夺财物,无恶不作。
一枝花女匪首亲手杀害了农会干部王永安和他的老婆孩子一家3口人,6个匪徒轮奸1个妇女。
500户小村镇,驻进了2000来人土匪,他们把家家户户热炕头全霸占了。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东北天气,老乡有的打地铺,有的睡在外屋柴堆里。
这群人味没有、兽性十足的恶匪,白天入户行抢,晚上兽欲大发,到处找女子,村民不堪忍受,叫苦连天。
在众匪头目中,引人注目的是长得年轻漂亮、肉皮白嫩的女子一枝花(《林海雪原》中,许大马棒手下的蝴蝶迷就是以她为原型)。
一枝花的真名叫王桂珍,妓女出身,先为娼后为匪,绰号"一枝花",年方20岁,性格凶狠,双手都能打枪,百发百中,能举枪打掉天上飞鸟。
"九一八"事变,王匪成为匪队干将加入王双山匪队,1946年1月投靠刘昨非匪队,给匪首出谋划策,制造假投降,在我军发起进攻小山子镇战斗后,一枝花带马弁数人持匣枪据守小山子镇北城墙,打死打伤我军战士数十人,战斗七天七夜。
这次战斗,使一枝花王桂珍,成为匪队的"英雄"。
一枝花匪队盘占小山子镇十分猖狂,有一天,她把一群炮手召集到她居住的一家地主院子里,喝起了猪血,血珠从她的嘴角淌下。
她站在石滚子上,对几十个土匪说:
"奶奶的,共军到牡丹江想从姑奶奶的眼皮底下过去,没有那么容易,要是硬攻,就让他们死在姑奶奶的枪口下!"
她摆弄着双匣枪又威胁道:
"弟兄们,要听姑奶奶的,要上托,谁要是踏条子(躲藏起来),那老娘先敲了谁!"
一枝花年龄比大多数土匪年龄小,但她张口闭口都是老娘自称。
经一枝花的动员,土匪们个个憋足了劲,准备拼个你死我活。
当田松支队开到小山子镇时,被捉到的维持会长宋闰之介绍情况说:
"小山子有一股土匪武装,其中有刘国良、一枝花匪队。"
2支队立即派出侦察员化装前往小山子镇侦察敌情,侦察员在屯前屯后侦察了两天。
但没有打入内部,侦察的情况不准。
支队为了迅速进军,仍决定攻打去牡丹江必经之路——小山子镇,但战斗几天,攻击失利,为减少损失,便撤了下来。
田松支队离开小山子镇后,将任务交给哈南军分区。
3
上级调动359旅和松江军区几个团前去围剿这几股土匪,哈南军区接受上次打小山子镇的教训,派出哈南军分区王奎先副司令员带领7名同志,学了匪话,打扮成土匪的样子,深入匪穴。
王奎先高高的大个子,农民打扮,他装扮土匪前来入伙,侦察小山子的匪情。
王奎先
在一个地主院子里一棵大树下,聚集二十几个土匪,他们围着7个新来入伙的人。
起初,双方将土匪的黑话、暗语都对答了一番,匪首王德明(号双山)每提一个问题,王奎先都对答如流,于是王双山又问:
"爷儿们从哪儿来?"
王奎先将眉毛一扬,两脚向前挪了一步,一摆手说:"在张二爷那吃饭,称不起爷儿们"。
"是路过此地,还是见什么人?"王双山问。
"要见此地大掌柜的。"王奎先说。
"好唠,我就是。"王双山又自得地说。
于是,王奎先双手抱拳,向左一拜说:"东北天上一片云,老鸦落在凤凰群。谁知哪位是君,哪位是臣?"
王双山坐在凳子上,一动没动,答话道:"君是君来臣是臣,不晓白云是黑云?"
王奎先马上接上说:"黑云后面是白云,黑云白云都是云。"
匪首王双山听了此话很高兴,因为王奎先把匪徒们比作风凰,而自己是乌鸦飞到王双山的行列里。
说到这里,王奎先说:
"我是另一个绺子的。是来投靠你们的。"
王双山说:"看来你是挂柱来了。"
王奎先等7人共同回答:"兄弟7人愿跟大哥走马飞尘,不计生死。"
"好吧,你们既然来入股,你们都有啥本事都显示显示。"王双山手托下巴说。
王奎先四周望了望,然后指着天上正飞着的老鸦说:
"本人可以打掉天上老鸦。"
"你看我身边这个女的,你要是能比过她,就可以人绺留下。"
王奎先往匪首身边一望,看见一位女子,只见她一身夜衣,紧身打扮,足踏快靴,头插金银。
面是女人相,身似男子汉。左右有护兵、马弁。
王奎先抽出驳壳枪,向空中望去,淡蓝的天空,浮着朵朵白云,一群老鸦正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飞去。
只见他一甩枪,"叭"的一声,那正在飞翔的一只乌鸦便坠落下来。
站在匪群中的一枝花轻轻一笑,点点头,她向空中望去,见没有飞雀,又把视线转向左右建筑物,正好从东边一座民房飞过三只家雀,只见一枝花"当、当"两枪,两枪两中,两只家雀一上一下飘落下来。
两人的枪法激起一片叫好声。
王双山一阵大笑,喊着说:"都是极好的炮手,都是好汉,我们绺子都像他们这样,共军敢来吗?"
王双山走到王奎先身边拍了一下肩膀说:"你被留下了,好好干,封你为八大队4营少校营长。"
王奎先靠智慧和本领取得了匪徒的信任。
他不但关心匪徒军营设置和人员情况,每晚夜深人静时,他还经常拿着手电筒查铺查岗。
这样,小山子镇匪徒的兵力情况和武器部署都记在脑子里。
一枝花也被王奎先的枪法征服了,她派自己的护卫请王奎先到她的房里来。
王想,如果不去,会引起土匪的怀疑,要去,她是先为妓后为匪,要提防点。
王奎先一进屋,看见女土匪正在面对镜子打扮。
她已经脱下白天穿的那套戎装,换上了一件红色缎子棉袄,绿色棉裤,黄色皮鞋,嘴唇抹得绯红,眉毛描得又浓又黑,把抢来的金戒指、耳环都带上了,装扮成富贵人家小姐的样子。
一枝花看见王奎先进来,站起来跑上前去甜密的说:"王大哥请座,今天你是小妹的贵客。"
"看见小妹的枪法,我特地来学艺。"王奎先应酬说,
"你来入伙,我们队伍增加一个男炮手,咱俩搭配,可以比翼双飞。"一枝花边说边让王奎先坐下。
"大掌柜的陈振东前几天派人,化装成八路军到五常县城打听情况,我们假投降把共军给骗了,我们在各个据点准备好了,共军一来我们就猛打,使他们几次冲锋都失败了。"一枝花毫无防备地介绍说。
"王大哥任命我为4营营长,我对小山子镇地形防务情况也不清楚,很难完成任务,"王奎先进一步试探说。
"凭你的本事和枪法,当一个大掌柜的没啥问题,至于情况嘛,我可以给你介绍。"
接着一枝花向王奎先介绍了城里兵力情况,各股绺子防御区段,各个碉堡、暗堡的火力位置。
她还从自己皮箱里拿出了小山子镇的态势图。
这两位男女炮手谈得很晚,一枝花百般献媚,想把王奎先留住,可王奎先获得了情报,早想脱身,就对一枝花说:
"咱们明晚再会,今晚大掌柜找我有事商量,不陪了。"
一枝花目的没有达到,又叫身边勤务兵去找其他几个匪头目鬼混。
乘匪徒寻欢作乐之机,王奎先失踪了。
有的匪徒说王奎先是共军,有的认为他叠伙了(不干了)。
4
第二次小山子战斗。
攻打小山子镇战前会议,在一个中学的教室里召开了。
王奎先正在向准备参加小山子战斗的各部队介绍情况:
"小山子镇有1700多名土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惯匪,不但武器精良,而且有好多有名的炮手,这些匪徒曾枪杀过田松支队和359旅的几十名干部战士,特别是女匪首一枝花,可用双枪打下天上飞鸟,凶狠残忍。"
王奎先用手指了指放大的小山子镇地图说:
"这群匪徒想长期据守狼窝,在小山子修筑了坚固的工事,还用草袋子砌了十几米高的围墙,泼水一冻,即坚硬又光滑,城外的大壕沟挖了几米宽。这些给我们攻城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我的侦察,我们的战斗部署应该是……"
会后,松江省委任命王奎先为前线指挥,参加这次围歼战的有717团、719团、骑兵团、炮兵团一部、五常县独立团、田松支队2支队8连、警卫连,共2700多人。
717团、719团是从辽东开过来的老部队,当地老乡叫老七团,老九团,这两支主力部队从拉林出发,经八家子、康家炉、二道河子,昼夜兼程到达指定地点,另一路从五常县出发,在同一时间迅速到达小山子镇背后。
指挥部、炮兵阵地和总预备队设在小山子镇西北部。
哈南军区主力部队于镇北,朝鲜族部队于镇东,2支队两个连于镇西,三面同时进行强攻,骑兵部队于镇南隐蔽,准备敌人逃窜时,施行阻击和追击,力求全歼小山子镇匪队。
4月12日拂晓,战斗打响了。
2营从小山子镇的东门主攻,1营在北门助攻,同时两门日本野炮也开始向围墙轰击,但因瞄准镜不好使,打了几炮没有打准。
敌人依据坚固的围墙、碉堡,还有许多炮手,顽固地进行抵抗。
他们点松明子和醮油的棉花火把,把围墙内外照得如同白昼一样。
匪徒们抓了一些老百姓,残忍地组成人墙,并让老百姓向我们部队喊话,使我们无法还击。
他们还用马爬犁拉着重机枪往来支援,以火力压制进攻部队。
在前线指挥的王奎先,看着老百姓组成的人墙,就命令炮兵部队,取下炮弹引信,向镇内射击,以求达到匪帮恐惧,又不伤害群众的目的。
天黑以后,2营继续强攻。
可是墙太高,又有炮火封锁,进攻部队很难靠近。
每当部队发起攻击时,一枝花就在炮楼里喊:"看姑奶奶的",接着就是用双匣枪往外打,打倒了许多战士,2营牺牲了30多人,攻打了一夜也没有冲进去。
田松支队1团8连在炮火的掩护下,一班副班长王虎用炸药炸毁了城西门,炮兵摧毁了在西北部的碉堡。
由于2营伤亡较大,第二天王奎先把攻城部队做了调整由1营担任主攻,从北门往里打,2营在东门助攻。
1营攻城部队在营长滕顺卿的率领下,改变了原来的打法,进攻时把大衣翻过来,白布朝外穿在身上,全营在雪地上匍匐前进,悄悄地摸上去,等靠近城墙后,一齐把手榴弹投了进去,土匪被炸得纷纷退回镇里,1营乘机搭人梯翻过城墙,向镇里发起冲锋。
8连1排,接着是2、3排和警卫2连由西门冲进了小山子镇,随后朝鲜族部队从东门冲进了镇内,敌人防线被突破,镇内的敌人被分割。
敌人在我攻击下,退守烧锅大院,凭借高大的围墙和院内的碉堡,企图固守。
8连战士炸毁了临街的窗户,越墙而过,击毙了几个顽固分子,众匪徒举手投降。
其他各处企图顽抗的匪徒,也先后被各个进剿部队消灭,这次战斗,我军以72人牺牲,负伤数十人的代价,消灭了几百名匪徒,俘敌数百人,有二三百人从南门夺路逃走。
再次解放了小山子镇。
少数敌人从南门逃窜,虽然有我骑兵部队阻击,受到一些杀伤,余者逃入了小山子镇东南部的山林地带,一枝花匪队被打散了,一枝花带几个残匪逃到山林,后又回到城镇。
战斗结束后,王奎先副司令员召见了田松支队1团8连和警卫2连的干部,表扬了他们勇敢机智的行为,嘉奖了有功人员。
并共同商量留8连驻守小山子镇,警卫2连仍回五常县驻防,3支队一部返回原防区,一部深入山林追剿残匪。
8连驻守小山子镇期间,不断派出精干的小部队,追剿并消灭了流窜小山子附近的零星残匪,匪首一枝花见大势已去,跑到镇里一个老太太家,逼着老太太认她为儿媳妇。
2营7连炮班长,外号小黑子,搜查残匪来到这家时,一枝花正坐在炕上,小黑子向老太太问话时,见老太太直打哆嗦,感到有问题,就把枪对准一枝花盘问她,问了几句话没有发现破绽,又让她下地检查。
这时,一枝花无可奈何地说:"不用了,我就是一枝花"。
枪就在屁股底下。
小黑子把枪缴了之后,把她押出门外,本来想送到团部,可是他一想起在她枪下牺牲那么多战友,出东门不远,就用刺刀把她挑死了。
小山子镇战斗后,匪徒再也不敢进犯,从此这个小村镇一直在我军的控制之下,百姓过着宁静的生活。
5
田松支队正攻打小山子镇土匪战斗激烈时,接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命令:
"牡丹江地区土匪纷起,国民党委任的土匪谢文东、马喜山等部,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牡丹江市。我军在牡丹江地区收编、委任的部队,有的战斗力不强,有的视敌强我弱之机叛变。铁路干线运输被土匪截击,土匪公然窜到市区抢劫,社会秩序极为混乱,广大群众惶惶不可终日,民不安身,刚刚建立政权不稳,望你部迅速向牡丹江开进。"
接到上级命令后,田松支队放弃了正在攻打的小山子镇。
留下一个连队,配合兄弟部队作战,绕道急速赶到牡丹江地区。
牡丹江军区司令员李荆璞亲临部队,部署任务,并主持了参战部队的干部会议。
他在会上向干部详细介绍了牡丹江地区敌我斗争形势。
李荆璞
并对参战干部说:
"国民党蒋介石为争夺抗战胜利果实,不管东北人民死活,公然与匪伙勾结,致使牡丹江土匪猖獗,土匪攻城夺地,与国民党正面进攻相配合。
我们在牡丹江收编的12个团,约1.8万人,到目前为止,有10个团倒戈叛变,攻机关,杀干部,据北满五个省统计,叛变人数达3.4万人,被叛徒杀害的干部约有154人。
匪徒公然叫嚣'打进牡丹江,活捉李荆璞。'
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闻天对牡丹江的剿匪斗争十分重视,现已在牡丹江地区亲自指挥这场战斗。
根据张闻天的指示,军区剿匪部队分为南北两路,同时进剿,打开牡丹江局面。"
田松说:"经张闻天提议上级调我任牡丹江军区副司令员,仍然负责剿匪。同志们昼夜兼程,刚到驻地就要投入战斗,希望同志们发扬老部队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
李荆璞司令员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制定了南讨郑云峰、马喜山等匪部,北伐谢文东、李开江、张德林匪部的作战计划。
南路由田松副司令员率领第1、第2团大部,夺袭鹿道成功后,向镜泊湖方向进剿。
刘贤权带领北路剿匪部队,由2支队2团1营(欠1连、配7连)团机炮连和14团2营,从牡丹江出发,攻下涨甸子、柴河、王林等地,歼灭土匪李开江、张德林部。
刘贤权
牡丹江是北满根据地东部重镇,曾是伪满东部5省总署的所在地,滨绥图佳铁路的交叉点和东向苏联、南下朝鲜的交通枢纽。
早在2支队到达之前,我党已建立了省、市政府及牡丹江军区。
并用"摘葡萄"的方式,收编了大量的散在武装,号称2万余人。
1945年12月,国民党政治土匪先遣军郑云峰、马喜山、谢文东等匪部,从南北两路向牡丹江逼进,收买和拉拢我收编部队投匪叛变,造成牡丹江地区敌我形势剧变,严重威胁根据地的稳定和安全。
根据牡丹江省委、军区的决定,牡丹江地区的剿匪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攻打南线马喜山、郑云峰部,再攻北线李开江、张德林匪部,最后,东追、肃清牡丹江境内匪患。
当时,牡丹江一带有十几股土匪,牡丹江至勃利一带有谢文东、李华堂等,并和北面高水安、李开江等勾结,威胁着牡丹江的安全。
牡丹江以南鹿道、春阳、镜泊湖一带,有匪首马喜山、郑云峰。
他们打着国民党的旗帜,号称国民党东北挺进军滨绥图佳先遣军,马喜山自封为司令、郑云峰为副司令。
匪首马喜山,原名马云鹏,兵痞出身。
1893年、出生在宁安县马河村一个农民家里。
1935年搬到汪清县春阳石头屯,后迁到春阳街。
"九一八"事变后,马喜山投靠在东京城(今渤海镇)一带活动的匪首马海山(报号"占东边")部下当土匪,抢劫绑票,欺压百姓。
曾参加抗日救国军,后率领部下投靠日军,并委任为警察大队第一连连长。
1936年马喜山又加入了伪骑兵旅。
"八一五"光复后,马喜山乘混乱之机,在春阳镇收缴了日本兵的盒子枪,又缴了三个伪兵的三只枪,拉起了20多人的队伍,重操旧业。
苏军进驻春阳镇,马匪骗取苏军信任,并任"春阳治安队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队伍扩大到三四百人。
1945年9月苏军撤出春阳后,他投靠了国民党。
10月,马喜山就任宁安汪清地方保安队总队长,当时国共两党都在争取收编,改造土匪,李荆璞司令员决定把马喜山所部改编为军区司令部直属团。
恰在这时,汪清县保安团司令肖春光和牡丹江国民党挺进军总司令郑云峰也想改编马喜山,而马喜山认为郑云峰是正统的国军,有靠头、有奔头。
遂于11月中旬,在天桥岭热情地接待了郑云峰。
在酒桌上,郑云峰委任马喜山为滨绥图佳先遣军司令,12月上旬,郑云峰来到鹿道,对马喜山保安队进行了改编,把2000余匪,编为4个团,并发了方形、白布臂章。
从东京到天桥岭,沿铁路大小车站布置着马喜山3个团2000多人的匪兵,装备有大炮、装甲车,控制着全长100公里的地带。还有60挂马爬犁的匪队,在雪地里跑来跑去。
进攻郑、马匪帮的巢穴鹿道,是牡丹江地区剿匪斗争的关键战斗。
战斗前,经过周密侦察和认真研究决定:
2月15日,支队命令田松率领第1团、第2团3营(欠7连)、警卫营和军区第4团一部,先以小分队沿铁路正面佯攻,把匪徒吸引到东京城、马莲河一带,主力侧面迂回,直插敌人老巢鹿道,然后向两翼发展,逐一消灭敌人。
当夜幕降临,宁安人民正忙着扎花灯、做元宵,准备上灯节的时候,攻鹿道匪穴的部队,秘密地踏着积雪出发了。
部队经过两天行车到达芦家屯,这里距鹿道约50公里。
为严密封锁消息,对行人采取只许进不许出的办法,保证了我军行动的隐蔽性。
当晚,在1位朝鲜族向导的带领下,部队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踏着没膝深的大雪出发了。
战士们顶着从未见过的风雪严寒,步行10多个小时,于2月16日拂晓前抵达鹿道。
鹿道位于宁安东南,四面群山环绕,中部贯穿一个小火车道,东山设有大碉堡,一个排的兵力居高临下控制了整个鹿道村,易守难攻。
支队首长观察地形,布置好火力,在敌人正做美梦时,1团完成了对鹿道村的包围。
2团也进入了伏击位置。
半夜,鹿道村一片漆黑,狗不叫了,许多家庭也熄了灯。
一家大瓦房的南炕上,马喜山、郑云峰、李茂庆等12个匪首正开怀畅饮,喝得正凶。
马喜山喝的舌头有些发硬,两眼闪着凶光说:"中央军快来了,新1军、新6军相继到了东北,听说全是美造的飞机大炮。共军没有几天蹦头了,鹿道是兄弟的老窝,我们要誓死顶住。中央军一到,牡丹江就是我们的了。近日,要严加防范,村外3里远要加岗,谁要是误了事,先杀他,再抄他的家。"
3团长刘德胜也喝得醉熏熏的,接着说:"旅长,你别担心,关内来的八路,不如咱东北胡子熟悉地理民情,他们不是咱们的个儿,兄弟们一定与鹿道共存亡,与共军决战到底。"
匪首们边喝边议论,一直到深夜才醉醺醺地散伙。
会后,狡猾的马喜山和副司令王忠林带队回春阳老家过元霄节。
第二天晚上,外出的几个匪首骑着马返回了鹿道,看见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灯笼,才知道今夜是正月十五日。
鹿道不是繁华小镇,只有五六百户人家,这两年让鬼子和土匪闹得村子破落,残垣断瓦,但土匪仍硬是逼着老百姓和他们一起穷欢乐,扭秧歌,跳匪舞,折腾大半夜才入睡。
匪徒正在火炕上睡大觉,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昨晚周围十几里地还没有部队的影儿,一夜之间,各路剿匪部队,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对鹿道村的包围。
当部队艰难爬上南山,占领出发阵地的时候,天已拂晓,这时,一团副团长肖永志,副政委王茂才和政治处主任刘金凯登上山顶,用望远镜向鹿道村望了望,又研究了一番,即命令部队开始进攻。
要进攻鹿道必须首先拿下东山的碉堡。
东山碉堡是日本鬼子精心构筑的,厚厚的钢筋水泥,密密麻麻的轻重机枪和步枪眼,碉堡高5米,直径长5米的圆柱体,占领它,可控制整个鹿道。
攻打东山碉堡的任务,1团首长交给了1营1连。
凌晨,李明副连长带17名枪法好的同志组成掩护组,3挺轻机枪固定好了位置。
连长卢孟增带领突击队,还选了一些有战斗经验的担任爆破。
天亮之前,山谷地弥漫着白茫茫的雾气。
寂静的山林,酣睡的谷地刚刚苏醒,1连缓缓地潜入了东山阵地,碉堡内的匪徒正在睡觉。
一个哨兵抱着枪,把狗皮帽子扣得紧紧的,只露两只惺忪无神的眼睛,直打呵欠,撒泡尿又返回去了,一边走一边骂道:"真他妈的冷。"
又进屋睡觉去了。
卢连长看见匪兵好久没有出来,就命令道:"爆破组迅速向敌碉堡移动,进行爆破。"
一班长李祥带领7名战士,每人挟了一个炸药包,缓缓地前进,只有轻轻的踏雪声。
爆破组李祥一挥手,战士风驰电掣式的把两包炸药放到碉堡顶上。
"嘎吱嘎吱……"的踏雪声,惊动了土匪。
"外面有人,坏事了,共军老爷来了。"
正在睡觉的土匪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匪班长骂道:"慌他妈个巴子,快!各就各位,给我打!"
还没等土匪穿好衣服,外面的炸药已经拉着了火冒着青烟,接着"轰轰隆隆!"一声巨响,敌碉堡飞上了天,里面的土匪死的死,伤的伤。
顿时,土匪炸了营,连衣服都顾不得穿,慌忙地拿起武器进行抵抗。
我配置在山头的几挺九二式重机枪猛烈地对敌开火,掩护1、2连向敌人冲击。
此时气温已降至零下30-40摄氏度,战士们有的把手冻得勾不动扳机,就用牙咬开手榴弹盖,奋力向敌营投去,刹时间,整个鹿道村杀声震天。
一个匪徒拿枪,刚一露头,1连副连长周天林手疾眼快,立即端起步枪,"啪"的一发子弹打中了那个家伙的脑袋。
一颗颗手榴弹投进土匪屋子里,炸得敌人血肉横飞。
战士们就这样占领了土匪一大片房子,进屋一看,敌人准备正月十五吃的饺子,还原封不动摆在桌子上。
东山碉堡被攻下来。
匪首郑云峰用望远镜望着四周的各个制高点,到处都有共军。
他又听一个匪徒从四道河子跑回来报告说:
"四道河屯已被共军包围,4门迫击炮,4挺重机枪,8挺轻机枪全部在制高点上架好对准鹿道村。东山的碉堡已被共军攻破。"
郑云峰想,这次想逃也逃不了,只有死拼。
他把部下叫到司令部,穷凶极恶地吼道:"弟兄们,现在共军已经把我包围,拂晓前,我们要死拼到底。如果让共军抓着,我们都得杀头。大家不要怕,马旅长一定能来支援,快回去,好好指挥……"
郑训完话,土匪们各回自己的阵地。
当1、2连继续向纵深发展时,又遇到敌人的顽强抵抗,密集的子弹,像冰雹一样,向战士打来,封锁了1、2连前进的道路。
季忠明营长命令1、2连各用一个排从正面牵制敌人,其他的排从左侧的河道和右侧的凹地向土匪冲击。
突然,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1连长朴风宫带17名战士,正在前进中,匪徒隐藏在苞米秸子垛边的机枪突然开火,立即有3人牺牲。
朴连长和其他人马上卧倒,举枪射击,甩手榴弹,可是土匪火力过猛,又从一侧射来枪弹,形成交叉火力,朴连长等17人全部倒在了雪地里。
此时,2大队1团,东京城王敬之的2团,3支队警卫团、17团在马荣华司令的率领下,与其他部队都到达了指定的位置,战斗继续如火如荼进行着。
瞬息万变的战场。
经常有预测不到情况发生,1、2连前进时,突然从东山上事先未侦察到的碉堡里射出子弹,几个战士被打倒牺牲。
季营长气得两眼直冒火花,他命令2连长张世藩立即派人去炸碉堡。
这时,肖永志副团长、王茂才副政委也带着重机枪上来了。
他们立即命令重机枪连向碉堡射击,掩护2连行动。
可是重机枪打了几个点射,射手就牺牲了。
副射手刚刚上去接替又牺牲了。
这时,爬在地上的掷弹筒手小刘,再也忍不住了,他支起小炮就向土匪射击,刚刚打了一发,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头部,也不幸牺牲了。
1连副指导员李绍喜气得大喊:"小刘,我为你报仇!"
他举起步枪刚要射击,右臂就被敌人子弹打伤。
教导员李高升看到部队前进受阻,心急如焚,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把驳壳枪一举,高喊:"为烈士报仇,跟我冲!"
战士们哗拉一声从地下跃起,像猛虎一样向前冲击。
但是,敌人从房子里射击的子弹,像下雨一样,落在战士的身上,把几十个战士打倒在地,部队前进又一次受阻。
肖永志副团长看到这种情形,命令部队暂时停止冲击,他又亲自审问俘虏,从俘虏口供中得知前面的房子是郑云峰的司令部,里面全是顽固不化的惯匪。
肖副团长和王副政委、刘主任,仔细研究了敌情和地形,命令2连从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火力,让1连从左侧上去爆破。
李教导员命令2连连长张世藩把全连的机枪都集中到正面,一齐向郑云峰司令部猛烈射击,让战士们喊:"冲啊、杀啊!"敌人火力都射向2连。
这时,1连副连长周天林乘机抱起炸药包,从侧面飞快地向红房子冲去,当快接近墙时,忽被敌人发现,子弹向他射来。
只见他扑倒在地,大家的心顿时悬起来,以为他牺牲了。
正准备第2次爆破时,忽然周天林从地上一跃而起,几步窜到红房子脚下,只见他右手一拉,炸药包"嘭"的一声冒出了黑烟,他就地一滚,滚进旁边水沟,只听一声天崩地裂式的爆炸巨响,震得山谷颤抖起来。
部队趁势冲上去,红房子被炸开一角,房盖塌落下来,匪徒有的被埋在碎砖烂瓦下面,有的遍身血污地躺在地上,有的哆哆嗦嗦地举起双手喊叫着:"我投降……"
在举手投降的匪徒中,有一个身穿黑棉衣头戴狗皮帽满脸灰尘的老土匪,佝偻着腰,耷拉着脑袋,举着双手,跟着一串土匪从破房里走出来。
走着,走着,突然拿出枪射击,战士向前一跃将枪夺下,经查问是匪首郑云峰。
肖副团长满怀仇恨,走上前去,用驳壳枪狠狠敲了一下郑云峰的脑壳,说:"你这个罪大恶极的家伙,欠下人民的血债该还了,末日到了!"
随即命令把他押下去。
匪首被擒,匪司令部捣毁,匪军军心动摇。
我军即刻展开政治攻势,向残匪喊话,宣传我军政策,大部土匪放下了武器,少数逃窜,唯有东北山上少数残匪依托一个碉堡顽抗。
支队首长命令炮击,只用了两发炮弹,敌人便放弃碉堡狼狈逃窜。
至此,不到半天的时间,全歼了鹿道匪徒,彻底捣毁了郑云峰、马喜山苦心经营的大本营。
当时,匪首马喜山不在鹿道,他不甘心失败,于17日上午9时,率匪徒500余人再犯鹿道,妄图夺回被占领地。
支队首长组织2团3营反击,敌终于不支而逃。
次日,我集中兵力攻打老庙,击毙匪团长1人,马喜山从春阳派300余匪徒前来增援,遭我痛击。
接着我又一举攻下春阳,捣毁了马喜山的后方巢穴。
马匪丢下妻儿老母,仅带百余人逃入镜泊湖一带深山老林。
为不给敌人喘息之机,1团跟踪追击,直奔五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