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种类(一)
记忆的种类(一)
记忆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按记忆有无目的性,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按记忆是否理解事物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按储存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形象记忆
我们每一个人,即使长久离开了自己的故乡,但回忆起来,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仍然历历在目;曾经游览过的名胜古迹,接触过的自然景物和人造物,乃至识别过的一幅图画或插图,都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鲜明程度不同的形象。
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形象,故称为形象记忆。也叫表象记忆。形象记忆又有多种,上列各种可称为视觉形象记忆,还可以有听觉形象记忆、味觉形象记忆、嗅觉形象记忆、触觉形象记忆和动作形象记忆等。
通常正常人的视觉形象记忆和听觉形象记忆发展得较好,而且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起主要的作用。 特殊的职业和残疾人,则可能在嗅、味、触、动作等形象记忆方面获得高度的发展。其实,为了发挥记忆的综合效益和全面发展人的心智能力,学生在使用和提高视、听形象记忆的同时,也应该多多使用嗅、味、触、动作等形象记忆。
(2)词语逻辑记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许多构成万事万物的规律,即道理。
学生则主要通过在校的学习获得以公式、概念和原理所组成的学科知识体系,这也是道理。这些道理通常都是以词语逻辑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记忆下来。
这就是词语逻辑记忆,也叫抽象逻辑记忆。由于词语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因而它既可将记忆的内容大大地简化和压缩,又可将各种记忆内容进行最合理的编码,故其功效是无可估量的。
自人类使用语言以来,词语逻辑记忆就在各种记忆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它在学生记忆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3)情绪记忆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这是说人对他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都是有情感(情绪的)。
有时,人们对产生某种情绪的原因可能已经忘记了,但当某一情境出现时,某种情绪却自然涌出。这就是情绪记忆。
它有时可以表现得比其它记忆更为深刻和持久,但它对人的意义却有消极与积极之分。
(4)动作记忆
又叫运动记忆。从小学会用筷子,以后学会做体操,学会骑自行车和游泳,乃至学会操作机器等等,都是以人的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的运动(动作)为基础的,这就是动作记忆。
其动作的形象就是前述“动作形象记忆”中的形象。它的持久性优于其它种记忆。虽然长久不用,但在需要时却仍然可以恢复起来。
以上四种内容的记忆实际上是相互交织、掺杂在一起的,很少单独出现。
青少年形象记忆和词语(抽象)逻辑记忆发展的趋势是:
①低、中年级小学生具体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其后词语抽象记忆才逐渐超过具体形象记忆。
②各年级小学生的记忆效率,都是形象高于具体词,具体词又高于抽象词;但发展速度则是抽象词的记忆快于形象和具体词的记忆。
③初中学生对实物图形的形象记忆成绩,高于对抽象图形形象记忆的成绩;对具体词语的记忆成绩,高于对抽象词语记忆的成绩。
④高中学生对抽象图形的形象记忆成绩,高于对实物图形的形象记忆成绩;对抽象词语的记忆成绩,高于对具体词语的记忆成绩。由此可见,青少年由初中到高中期间,其记忆是从形象性向抽象性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