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作品欣赏
曾翔作品欣赏

文脉传承 曾翔
读懂曾翔
■蔡秀词
曾翔绝对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当有人称赞曾翔的书法时,必有人站出来反对;当有人贬斥曾翔时,站出来为其辩护的同样大有人在。然而,真正读懂曾翔书法以及曾翔所作所为的又有几人呢?

据本人观察,对曾翔书法持赞赏态度的大多是书法圈内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书家,这些人在艺术上具有求新求变的心理。而对曾翔持负面评价者多是年长的书家和圈外人。那些年长书家要么成名已久,竭力维护其名家地位,要么思想趋于保守,打着守护传统的旗号,对一切创新的事物都拒之门外。持负面意见者更多的是圈外人,也就是“吃瓜群众”,他们对书法的欣赏和理解全凭个人好恶。

曾翔为何能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书家呢?
书法自成为一门艺术,历朝历代均有大家出现,而这些书法大家,无一不是根植传统,然后做过或小心或大胆的尝试。先不说曾翔能否成为此类影响后世的书法大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曾翔无疑同样在做此方面的尝试。字的结构、情感、墨色、势态等,除了前人的作品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变化?在曾翔看来答案是有的。就像所有的试验都有成功和失败一样,在曾翔的尝试中,时有惊艳之笔,也时有怪异之处。而出现怪异字体,往往会招致非议。创新者在此看到了变化,保守者盯住了怪异。两者均将个人的观察放大,形成针尖对麦芒的态势互不相让。

想象力缺乏如今已成为阻碍中国艺术发展的通病。曾几何时,科学家往往从诡异奇特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开发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产品。就拿如今热门的“量子纠缠”试验来说,其理论完全与艺术作品中描述的心灵感应同出其理。更不用说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种种奇思妙想,如今多已变成现实。而现在的情况却是,艺术已经被科学抛到九宵云外。这也是包括书法在内的其他艺术越来越边缘化的原因所在。

曾翔篆刻作品
曾翔绝对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当有人称赞曾翔的书法时,必有人站出来反对;当有人贬斥曾翔时,站出来为其辩护的同样大有人在。然而,真正读懂曾翔书法以及曾翔所作所为的又有几人呢?

曾翔 全国第八届中青展一等奖作品
让我们再回到曾翔的书法上。除了将曾翔冠之“丑书”书家之外,曾翔还是“吼书”的代表。如果说艺术是某种情感的表达的话,书法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从《兰亭序》中读到了飘逸,从《祭侄文稿》中体味到了悲愤,从弘一法师的作品里看到了禅意。同样,我们当然也可以从曾翔的众多作品中感受到各种情感表达,或淡雅,或稚拙,或激昂,等等。

当然,曾翔在书写此类作品时竭力表现出“玩世不恭”的一面字形憨态可掬,线条飘逸稚拙。曾翔还常搬出清代著名书法家赵之谦的话为自己的书法实践佐证,赵说有两种人的书法写得好,一种是“三岁稚子”,一种是“积学大儒”。写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来,这或许正是曾翔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曾翔作品欣赏
曾翔书法作品▼

曾翔天行健

楷书《世说新语》选句
70X66cm

小楷诸葛亮《出师表》
47X23cm

行书《世说新语》选句
133cm×22cm

苏东坡词
80*197cm 2019年

有无入不联
179*32cm*2 2019年

苏东坡《后赤壁赋》
180*97cm 2019年

扫
138*69cm 2017年

楷书刘禹锡《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115cm×34cm

王维《终南山》
37cmx22cm 2020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7cmx22cm 2020

钱起《送僧归日本》
37cmx22cm 2020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37cmx22cm 2020

王维《汉江临眺》
37cmx22cm 2020

篆书对联“玉呜金鳌”
75x348cmx2

随地一天联
179*32cm*2 2019年

李贺《江南弄》
180*97cm 2019年

独
138*69cm 2018年

世说新语
138*34cm 2019年

唐诗一首
138*69cm 2019年

行书对联“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74x350cmx2

行书《世说新语》选句3
115cm×34cm

行书《世说新语》选句2
115cm×34cm

行书《世说新语》选句
68.5cm×87cm

临王羲之《初月帖》
53.5×152cm

篆书吴承恩《杨柳青》
145x362cm

行书张说《幽州新岁作》
124x248cm

课稿系列·以王羲之《圣教序》为例Ⅱ
278×50cm

课稿系列·以《散氏盘》为例
194x359cm

课稿系列·以王慈《柏酒帖》为例
106x234cm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349x40cmx2
曾翔篆刻作品
▼

造像印

丁是丁卯是卯
9.5cm×6.5cm

高兴万岁-木木堂
15.5cm×15cm

君子好玉
6.5cm×6cm

没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坎
8cm×7.5cm

千秋万岁
10cm×8.5cm

生欢心
9cm×9cm

造像印
5.5cm×5.5cm

造像印
7cm×7cm

造像印
曾翔绘画作品
▼



曾翔刻陶绘瓷作品
▼

曾翔画瓷作品

紫砂板线刻



陶板绘画



陶罐线刻

瓷盘

瓷枕

彩绘陶罐


磁州窑白盘绘画

陶盘绘画


景德镇瓷画

曾翔狂放不羁的书法面目想必大家都已印象深刻,在此就不加赘列了。人嘛,总是多面的,狂放多了也会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