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今日雨水,雨水节气不下雨有啥预兆?看农谚咋说?
天气预报:今日雨水,雨水节气不下雨有啥预兆?看农谚咋说?
#这就是年味儿#
天气预报:雨水节气到了,雨水节气不下雨有啥预兆?看农谚咋说?
今天是2月19日,也是我们农历年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过了雨水节气,春天的脚步就更近了,飘雪的日子会离我们渐行渐远。
下雨的日子会逐渐增多,因为气温逐渐回升,雪就转化成了雨,滋润大地。越冬的农作物开始返青生长,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一场春雨是如此的珍贵,对农作物来说,就是“救命水”。
今天,我们河南这里是阴间多云的天气,并没有下雨,最近的强冷空气侵袭北方大部分地区,雨雪连绵,南方地区则是雨水较多,冷湿空气肆虐。
河南天气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较低,预计19日至22日,贵州、湖南中南部、江西南部、云南东部、广西、广东、福建西南部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左右,其中贵州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广西大部、广东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低可达7℃。另外,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部日平均气温也较历史同期偏低5℃,部分地区偏低7℃。
虽然气温相对较低,但一些地方并没有出现雨雪天气,而是晴天或者阴天,那么在雨水节气不下雨,会有什么预兆呢?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怎么说?
谚语一,雨水不下雨,秋后饿肚皮。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如果在雨水节不下雨,以后的雨水会较少,土地会干旱,庄稼会受旱灾,庄稼的收成会受影响!
雨水节是我国24节气中第2个节气,过了雨水节气后,天空中飘的雪化成水就变成雨水,雨水会增多。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的雨水对越冬农作物来说,非常重要,随着气温的回升,越冬的农作物开始返青生长,来点雨水它们就会快速地生长。
气温回升后,地里的水分蒸发也较快,因此雨水如果少的话,根本无法满足庄稼的需求。农作物会受到旱灾的影响。
谚语二,雨水不下雨,做饭少下米。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如果雨水节气不下雨,以后的雨水会较少,尤其是对种水稻的地方,下雨少的话,稻谷的产量低,因此我们吃饭时,因为米收得少,要少下米了。
雨水节气,就预示着雨水开始增多,万物开始复苏,农作物开始返青,而对于春天种的农作物来说,比如水稻,确实需要水的。如果雨水少,就容易干旱,水稻的产量会受影响。
谚语三,雨水无雨,清明无雨多吃面。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如果雨水节气不下雨,到了清明时节也没有雨,清明时节正是小麦的抽穗期,这时候下雨反而容易使小麦倒伏,只要土壤合适的话,小麦的丰收就没问题了。
小麦的生长在前期需要水分多些,因为小麦要分蘖,更需要养分,中后期所需的雨水适当即可,因为小麦在抽穗养花时落雨,肯定会影响小麦的产量。
清明时节一般在4月5号左右,这时候小麦开始抽穗了,抽穗后就逐渐开花了。因此不下雨反而更对小麦有利。
总结:从上面的谚语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在雨水时节不下雨,庄稼的丰收就会受影响,到了清明时节雨水也较少,对冬小麦的生长较有利。
雨水节气来了,春天的脚步更近了,冬天将会远去,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万事如意,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