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北京籍战友孙建锋,和我名字“一模一样”的兄弟,你失联32年,我曾3次去你
寻北京籍战友孙建锋,和我名字“一模一样”的兄弟,你失联32年,我曾3次去你家找你
#老战友,你还好吗##寻人上头条#
曾经,军号一响,热血青年来自五湖四海。军营里,结下深厚情谊。年轮转动,军旗仍在飘扬,老兵却已分散大江南北。只因山河阻隔,通讯不便,住址迁移,战友失联,成为遗憾。
2020年5月,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
11月27日,退伍老兵孙延峰与头条寻人取得联系,希望帮助寻找他的战友孙建锋。相关信息整理如下,希望您能帮忙转发,通过爱心接力,帮助他们团聚。
姓名:孙建锋
籍贯地:北京市宣武区(今西城区)
入伍时间:1979年11月
退伍时间:不详
出生日期:1963年
部队职务:河北省张家口市65军195师医院卫训队 学员(后留院成为卫生员)
“孙建锋,孙延峰——这两个名字乍一看,好像一模一样哈哈...”
现年56岁来自湖北襄阳的退伍老兵孙延峰告诉我们,无论是从读音,还是字形上,这个名字都与自己十分相似的人,正是他失散多年的老战友,孙建锋。“虽然我们是培训时认识的,只相处了1年时间,但我俩关系是真的好,刚退伍那会儿几乎每个月都写信!”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从小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孙延峰深受父亲军人身份的影响。在他眼里,当兵更像是传承父亲革命精神的一种方式,于是在他15岁那年,孙延峰于家乡湖北枣阳参军入伍,并于1979年11月,正是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孙延峰所在的部队大合影
在进入部队后的第二年,孙延峰听从组织上的安排,前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65军195师卫训队,接受为期一年的卫生员培训。也正是基于这一次经历,孙延峰结识了那个让如今的自己,挂念了大半辈子的老战友,孙建锋。
“孙建锋比我大一岁,但和我是同一年的兵。”孙延峰回忆,那时卫训队的生活十分单一,除了日常学习、交流医疗知识外,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娱乐活动,“但我俩每次学习完,回宿舍前都会约着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在当时也算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吧!”
孙建锋(第一排右)与孙延峰(第二排右)及其他战友的合影
在孙延峰的眼里,孙建锋其实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对外常常给人一种内向少话的感觉,但和自己相处时他又十分亲切,低调又不失热情,总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来行事。“我们俩一个班,也住在同一个宿舍里头,天天上课也坐在一块儿,下课后还会凑在一起交流老师刚讲的知识点,这日积月累的,想不熟悉也难啊!”
然而令人怀念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1981年,卫训队的培训期正式结束,当时孙建锋选择留院,而孙延峰则选择返回原部队继续服役。“但我俩分手后没有马上就失去联系,1988年之前,我们还一直保持着通信。”
孙延峰(右)与孙建锋(左)的二人合影
孙延峰说,从1981年开始,直到1988年,二人每年都会通上十几封信,几乎每过一个月,两人就会写信问候彼此的生活。“1984年,我退伍后的第二年,还去他家拜访过一次!”孙延峰回忆,当时自己正巧去北京出差,想着可以顺道能去见一见当年卫训队认识的这位老战友,于是在信中提前告知了对方,听闻此讯后,孙建锋立即热情相邀,“所以我知道他家在哪儿,我俩失去联系后,我还上他家原来的地址找过好几次呢!”
孙延峰的近照
然而,时间来到1988年,由于孙延峰与孙建锋二人的工作单位变动十分频繁,同时孙延峰也经历了多次搬家,于是等他晃过神来猛然发现,孙建锋不再来信,自己寄去的信亦如石沉大海般音讯全无。
“我先后去过他在宣武的家3次,第一次在95年,第二次是01年,2017年是最近一次。”孙延峰说,在这失联的32年中,自己从未放弃过寻找孙建锋,“我也问过他家的邻居,邻居街坊也都知道有孙建锋这个人,但他确实已经搬走了,早就不在那儿住了......”
孙延峰的近照
直到今日,孙建锋在今日头条上看到头条寻人#老战友,你还好吗#的公益项目,他便立即记下平台的电话号码,与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我俩这缘分可不能断啊!如果他看到头条上的消息,请他立即联系我,也谢谢你们平台,为咱们这些退伍老兵找战友!”
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失联战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头条寻人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 失联战友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失联战友相关线索,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83434440、010—83434485),将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核实和后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