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编制控制数人员的一个现状
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编制控制数人员的一个现状
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控制数这个名词是近些年新出现的新名词。此类编制的有关解释是有岗位,有编制,但是编制不在具体人,不算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与在岗在编人员有差异,在地方的人社部门、财政部门等进行备案,但人社部门不承认这种人员的存在,给管理上带来了很大问题,又直接损害了控制编的切身利益。
这个岗位体制的出现,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强调人能进能出,不终身养人,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是现实操作中,弊端很大,漏洞也很大。
其中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与在编在岗人员同工同酬。可是现实操作起来差异很大,相关几个部门踢皮球,人社部门认为这些编制没有参加人社部门的统一考试进入单位,那么就不会存在入编参照在编人员进行管理,而且没有纳入人社部门的工资结构。财政部门认为人社部门既不承认有这些人员的存在,也没有义务增加拨款,致使经费不足。还有所在单位认为财政没有拨付够人员经费,那么单位上也不会拿出额外的经费补这个空。
现在事业单位控制数人员的现状就是这样,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说出来就是制定政策出来,而没有很好的落实,一个详细的政策和对策,事情是好事情,但是实施过程中难以保证这些人员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没有担当精神,推来推去。
由于工作原因,遇到过当时一位改革拟定方案的主导者。刚好借此机会,我向他请教几个问题:
一是人员的工资福利等问题,有关部门文件明确规定,与在编人员同等待遇,人事方面按照在编人员进行管理。这里说得好,我很赞成,但是事实确非如此。上面发文政策是好的,到了执行者就变味,难道这不还思考、反思。
二是如果发生这种上面发文下面变味情况怎么应对,竟无言以对,很尴尬,对于谁来说如果不好回答最好的方法便是沉默。
三是如果管不了那下一步工作该如何进展。这位领导水平再高,也想不到自己退休了,许多事情就不是他想像的那样发展了吧。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时间会证明的。
而他在骄傲的夸夸其谈,说这些事都是自己主导的,说了改革的等等好处。我说能不能做到让财政统发工资呢?就是说如果这个岗位编制人在岗,财政就按在编人员统发工资,不在这个岗位那么你的工资自然而然就停发了,还是那样的编制,这样也不是终身养人呀,也可以做到控制数,是不是这样改进更好一点呢。这一点如果自己搞不好,那可以借鉴其他省份的改革方案和执行政策。
我承认这种改革好处很多,盘活固有体制。但是后来的具体实施过程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实际操作与当初的理想差距很大,如果像上面我说的那样,具体实施后,政策很模糊,具体执行单位在执行中把精神变了形,走了样。那么最不受益的就是这群改革的实验对象,不知道这位领导感想如何。
这种现象也是这批控制数人员反映最强烈的,虽然改革的优点很多,但弊端也存在很多。
曾经在单位上有位负责人这样说,如果你不愿意在这干,嫌这里的工资待遇低,你可以辞职啊,可以到待遇好的地方。这位负责人说话水平大可不必理会。这种冷眼旁观不直面问题看笑话,说风凉话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我就是觉得可笑,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只能代表自己的懦弱,没有水准,低级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