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鸡的特点
雪鸡的特点
雪鸡属是鸡形目雉科的1属。雪鸡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鸡类,一般分布3000~6000米,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带常见;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有时兼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一般5~7月繁殖。在悬崖绝壁上筑巢,隐蔽在草丛或藻木下的岩石凹陷处,以枯枝、杂草构成,内铺草叶、羽毛。
雪鸡的生活特性
雪鸡喜欢集群,常组成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甚至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群。白天活动,日活动时间较长,通常天一亮即开始活动,直到黑天才停止活动,其中尤以清晨和黄昏的以及晴天活动最为频繁,阴雨天很少活动,也很少鸣叫。雪鸡以植食性为主,常以根、草叶、块茎、球茎为食。有时也吃昆虫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
雪鸡性怯畏人,翅强,善飞,但在遇敌害时往往奔走逃避,不得已时才鼓翼起飞,逃跑时,摇摇摆摆,略似雁行走姿势,尾特别直,显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觅食时不设“岗哨”但在休息时则由老鸟站高的岩石上,发现敌害就发出长而大的鸣听声。
雪鸡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带常见。当地称为西藏雪鸡或喜马拉雅雪鸡。中国的两种雪鸡在夏季可到达海拔8000米的山地。冬季向林带上限或山谷游荡,利用有蹄类的脚印寻觅食物。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上至雪线,冬季下降至灌丛带以下直到云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