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下起了塑料雪,这代表着什么?
北极下起了塑料雪,这代表着什么?
近日,被誉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北极,也下起了“塑料雪”。
这意味着在这片人类几乎不曾踏足的神圣领域,漫天飞舞的雪花也不再干净洁白。
微塑料颗粒污染无处不在,它们也存在于不同地区的积雪当中——甚至北极这样远离人烟的地方也不例外。
近日,据外媒报道,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正在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整个世界。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真的刻不容缓了。
8月14日,《科学进展》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分析和比较了来自北极,瑞士阿尔卑斯山和德国某些地区的雪样本。
结果表明,塑料正在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整个世界。
平均而言,来自北极浮冰的样品每升含有1760个微塑料颗粒,而欧洲地区样品的塑料含量是这个数字的20倍。
这个数据代表着:即使在没有人类生存居住的北极,也存在非常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
在论文中,研究人员写道:“从欧洲大陆到北极的雪样中检测到的高塑料浓度表明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并迫切需要重点研究空气中的塑料颗粒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的影响。”
这些塑料微粒与尘埃、花粉、汽车废气中的微粒一样,可随空气飘散。
它们被吸入大气,并被带到地球上一些较为遥远的角落,最后混为雪降落在北极。
如今,塑料已经侵入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人体,也是这些微塑料的归宿之一......
不仅是北极,南极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
南极洲东部海岸七分之一的冰川群此前曾被认为不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在最近10年来已经开始融化。
研究人员近年来发现,温暖的水流已经开始融化托滕大型冰川。
如果这座冰川完全融化,海平面将至少上升2米。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难道人类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停止释放温室气体,或降低二氧化碳的量,是对大气层保护的最好方式。
前者可以透过节能效率或清洁资源,后者是透过陆地,农场,森林,浮游生物或巨藻的光合作用。
落实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少开车、做好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率等等。
大自然满怀怨气,把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全都加倍还到人类身上。
我们很难得知生态系统不可恢复的临界点是什么,但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开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对地球的伤害降到最低,就是对地球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