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让苏轼颂扬的故事:刘廷式中进士衣锦还乡,为何求娶邻家盲女?
曾让苏轼颂扬的故事:刘廷式中进士衣锦还乡,为何求娶邻家盲女?
笑谈历史风云,分享有趣故事。翻开一段传奇,收获人生智慧。大家好,欢迎来观看“文史哲趣味谈”的文章。
《刘廷式不负婚约》出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苏东坡欣赏他的行义,曾专门撰文给以表彰。由于苏东坡的颂扬,刘庭式娶盲女的故事得到了广泛宣传,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苏轼像
1、个人品德
刘庭式是个有品德修养、懂得礼仪的人。在他未考中进士的时候,刘庭式曾经“议娶乡人之女”,有了婚约,但是还没有聘礼订亲。按古代的婚礼制度,这种情况并不能算订婚了。后来刘庭式考中了进士,而那个女子却因病而双目失明了。
由于女子家里以务农为生,非常贫穷,所以就不敢再向刘庭式提婚约之事,也有人劝刘庭式另娶盲女的妹妹为妻,刘庭式听后笑着答道:“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可负吾初心哉?”
苏轼像
于是,刘庭式最终娶了盲女为妻。婚后,刘庭式和盲女十分的恩爱。在调任密州通判后,他还把盲妻接到了任所。这说明刘庭式已诺必践,是个有品德修养的人。
2、初恋情深
刘庭式打算娶得是自己同乡的女孩子,可以说他们以前认识,在北宋男女大妨还不是那么严重的时候,他们可能有交流,说不定还是相知甚深。这样的类似初恋的感情,对于用情专一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以后他会一直记着这些美好的回忆,不会轻易变心。
苏轼像
俗话说:男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女人,就会越来越随便;女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人,就会越来越挑剔。白居易因为得不到自己同乡的初恋情人,后来的生活越来越放浪,家里歌姬养了一个又一个,都是在十五六岁的样子。
3、人生志趣
在调任密州通判后,刘庭式把盲女妻子接到了任所。后来,盲女在生了几个孩子后去世。刘庭式十分悲伤,哀痛之情经年不减,一直不肯再娶。有一次,苏轼问他:“哀生于爱,爱生于色。子娶盲女,与之偕老,义也。今君爱从何生,哀从何出乎?”
示意图
刘庭式答道:庭式曰:“吾知丧吾妻而已。吾若缘色而生爱,缘爱而生哀,色衰爱弛,吾哀亦忘,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苏轼听了刘庭式的这番话后,深深地赞叹说:“子功名富贵人也。”刘庭式后来监太平观,老于庐山,绝粒不食,目奕奕有紫光,步上下峻坂如飞,以高寿终。
王安石有首词:“我为灵芝仙草,不为丹唇秀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志趣,有人为了美丽的容貌、窈窕的身材,也有人为了人间真情、修身养性。
宋史《刘庭式传》
以上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对此您是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喜欢记得点赞关注,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资料:
1、《宋史》
2、《全宋词》
3、《苏东坡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