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禁区》:假如一切重新洗牌,你会怎么选择
《切尔诺贝利:禁区》:假如一切重新洗牌,你会怎么选择
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悄然爆发。这个春节,没有贺岁档电影,没有彻夜狂欢的聚会,甚至连最日常的走亲访友也被明令禁止。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在今年褪去了往常的快乐气氛,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看不见敌人,甚至无法有效抵抗。人类,这一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在面对大自然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头,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难以言喻的悲剧:医术精湛的陶勇、杨文医生被医闹砍伤,失去知觉乃至生命;科比的直升飞机失事,带走了一代人的篮球回忆;澳大利亚发生山火,壮观的悉尼歌剧院被浓烟笼罩;东非遭遇蝗灾,数以万计的丰田没有收成……
此时的微博上则出现了这样一条话题#你希望重启2020吗?#,无数人都想回到过去,不仅是为了改变这可能到来的恐怖未来,更是想和在这场浩劫中去世的亲人再次拥抱。而这个话题不禁让我想起去年刚刚以电影完结的一部爆款俄剧:《切尔诺贝利:禁区》。

从外祖母悖论说起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在从现在开始的一百年后,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地球上的居民分批到达了新殖民地。一百年后,小明听着妈妈讲给他关于地球上的故事,对曾经的蓝色星球十分向往,于是长大后自己私下研制了时空机器,穿越回到两百多年前的地球上开始观光旅行。这个时候,他抢在身后一名男子前,买走了游乐园的最后一张门票。但是随后“砰”的一声,小明消失了。
为什么呢?其实上面的故事是著名的“祖父悖论”一种比较生动的解释,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穿越回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杀死自己的祖父母,那么这个人也就不可能存在,那么既然他不存在,又是谁杀死了他的祖父母?
故事中的小明买走了最后一张票,而他的祖父则正排在他身后,没有拿到票的祖父自然进不了游乐园,也就无法和已经在里面的祖母邂逅,二人也自然不会结婚,那小明也就不会出现。这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时空悖论。
当然,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也可能有些牵强,不过这正是这部俄剧的核心所在,制片人花了十六集和一部电影的时间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正蕴含其中。
五年磨一剑
《切尔诺贝利:禁区》早在2014年推出剧集版第一季,上线后,瞬间成为爆款,打破了当年的收视记录。而第二季则硬生生憋了三年才重新归来,被拍成电影的三个结局在去年才姗姗来迟。在豆瓣上,这部俄剧的评价也颇高。

从头到尾,这部战斗民族神剧都秉持着惊悚、科幻的画风,全程脑洞大开,让听过无趣前两集的人大呼过瘾。
时空穿越这一素材其实早就被用烂了,无数编剧都以此为蓝本延伸出自己的故事,从这类题材的鼻祖《回到未来》,到改编自《你们这些回魂尸》的《前目的地》,都是围绕它发展的主线。
但是《切尔诺贝利:禁区》却不太一样,他在剧情推进的同时也在不停拷问我们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回到过去,试图改变未来的选择真的是正确的吗?亦或是,我们真能自由地改变未来吗?
一切都是切尔诺贝利的选择
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由前苏联举办,那是第一场在社会主义国家举行的奥运会,按理说应该被大肆宣扬,但是比赛全程却被一种阴郁的气氛所笼罩。由于苏联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让这个原本是为了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世界和平的奥运会变得名不其实,也使得这次盛会成为有史以来遭受抵制最猛烈的赛事,甚至被称为最失败的奥运会,就连当时的中国也宣布拒绝派遣代表团。然而祸不单行,六年后,也就是1986年,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切尔诺贝利发生了。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在前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当时繁华的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数以万计的百姓被遣送离开。连续的爆炸引起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由于化学反应,当时的火焰十分漂亮,从未见过此景的当地居民甚至站在一座桥上集体眺望着“美丽的烟花”。
因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难以估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场核污染不仅残害了当代人,更对这些人的后代产生了永久的影响,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著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忠实地记录了这场悲剧的严重后果。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哪怕是在2014年,距离事故发生数十年后,当人们用无人机拍摄灾难区时,画面中被荒废的切尔诺贝利依旧静谧如鬼城,这里也时不时传出各种诸如巨鼠、僵尸的诡异传闻,更为这一神秘的地区笼上一层悬疑的迷雾。

这部《切尔诺贝利:禁区》正是以这座神秘的城市为背景而拍摄的剧集。五个青年因为八百万卢布被偷,踏上了千里追逐小偷的路程,一直赶到乌克兰的无人区普里皮亚季,然而似乎有一张无形的手在冥冥中推动着他们走到一条从未设想的道路,在被迫穿越回前苏联后,他们又试图改变切尔诺贝利的惨剧,但是随着事情失去控制,这个原本只是“组团抓小偷”的故事走向了让观众无法猜到的结局。
提到俄罗斯,那就不得不谈谈这个神奇的战斗民族。作为我们的邻国,曾经的老大哥,他不管做什么都透露着一股狂野的味道,从日常的“吨吨吨”伏特加,到开着装甲车送外卖,乃至于喝上头了开着轰炸机赶走战斗机......虽然俄罗斯人民这样的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他们在该实在的地方一点都不偷懒,从他们严谨的数学学术,到对历史的绝对尊重,从最近的那场完美复刻当年红场场景的阅兵式,到这部脑洞大开但是细节满满、逻辑分明的悬疑剧。在《切尔诺贝利:禁区》中你看不到一般穿越剧的bug,它对于时间线的打磨虽然若有若无但是实际存在,需要观众自己去细细琢磨,等你将这一切理清之后,才会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制作人那强大的叙事能力与处处埋伏笔的用心。
但是如果你真的去接触这部俄剧,你会发现他的前三集简直是劝退三连,剧情拖沓无比,莫名其妙的发展,甚至让你有种退出去看看这部剧确实是悬疑而不是玄幻鬼片的冲动。再加上第二部里剧情发生在美国,俄剧的传统尿性“覆盖配音”使得人物在说英语的同时,配音絮絮叨叨地同声传译着俄语翻译,甚至于连一个英文广告牌都要强迫症似的翻译一遍,着实让一般人受不了,不过如果你能捱过这种双声轨的折磨仔细揣摩剧情,你一定能发现这部俄剧的魅力。
时间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重新回到开头,让我们再次抛出这个问题:“如果让你回到过去,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知乎上的回答千奇百怪,有说背下所有历史时间点去觐见皇帝混个预言家的,有说背下所有彩票号码赚个盆满钵满的,有说拿所有的钱买好比特币坐等升值的,当然也有试图改变这一场疫情悲剧的......
不管怎么样,似乎人们都认为,如果让自己回到过去,我们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让自己过得更好。但是这部俄剧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回到过去改变了未来,世界的时间线也会随之改变,未来反而会更加混乱,更加无序,更加的黑暗。
主角团首次决定改变未来的唯一原因是无意穿越回去的女主救下了自己的姐姐,时间线发生了第一次变动,导致他的父亲会死于这场核事故。他们为了救下原本不用死去的这位父亲继续篡改着时间线,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使得未来发生了巨大变化,核事故依旧发生,只不过是在美国;苏联没有灭亡,反而更加强大;自己的伙伴还是死了,所谓“复活”的伙伴们只不过是时间为了填补时空漏洞创造出的平行宇宙中的人,他们的时间线里没有和男主相关的一点记忆。

主角团穿越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救下无辜的市民、朋友、亲友,却在时间线上挖下了巨大的坑,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受害者。不管他的目的多么高尚正义光伟正,改变了过去的人永远逃不过时间的惩罚,最后男主为了使一切回归正轨,将扰乱过去的自己的存在抹杀,融入时间线,把所有的事件归零,回到了整部剧集最开始的地方。
相信喜欢看科幻电影的朋友应该对《蝴蝶效应》有所耳闻。与《切尔诺贝利:禁区》一样,《蝴蝶效应》的主角伊万也试图回到过去,通过改变那些导致悲剧的事来让未来更好,但他的所作所为只能换来现实世界的一次次崩溃,于是反反复复,伊万奔波于越来越混乱的现实和过去,直到一切都不可挽回。

这两部科幻悬疑片的情节十分相似,穿越回过去,试图改变未来,但是所有的尝试只是让事情更糟,最后回过头来发现,自己不仅遭受了本不应有的痛苦与疲惫,改变后的世界甚至还不如原本的那个。
我想,这可能才是制片人试图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个看似很小的决定,每一件似乎不值一提的小事,都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自己和别人的未来。当你站在当下,回首过去做的那些决定,你辞的职,你搬的家,你的坚持读研,你的努力奋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绝对改变了你现在的人生。
穿越时空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也无法纠正那些让我们后悔的事,现在的人总是认为在某个瞬间,一切不愉快的事都会变好,一切错误都会被弥补,但那样的瞬间并不存在。做了就是做了,来路已无可眷恋,再多的后悔也不能挽回一件错事,反而让自己徒增烦恼。与其想着为什么当时我会选择那样,为什么没有再多思考思考,不如脚踏实地,充实自己,珍惜当下。毕竟,这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去改变未来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