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老蒯”都是伪装!真实身份是大商人,难怪东北雨姐这么硬气
原来“老蒯”都是伪装!真实身份是大商人,难怪东北雨姐这么硬气
视频加载中...
从“东北雨姐”假货风波,看网红经济的虚假繁荣
短短数日,“东北雨姐”从坐拥两千万粉丝的头部网红,跌落神坛,成了众矢之的。原因很简单:翻车了,而且是接二连三地翻车,从99元的“大鹅”到“盘锦稻田蟹”,再到如今的“木薯粉条”,每一次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曾经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如今却显得格外讽刺,曾经的信任和喜爱,也变成了失望和愤怒。
“东北雨姐”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网红的个人行为失范,更暴露出了网红经济背后隐藏的虚假繁荣和重重乱象。当流量和利益成为唯一的追求,当虚假人设和劣质产品充斥网络,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网红经济,还能走多远?
“东北雨姐”的虚假人设与连续翻车
时间回到两年前,一位身高接近一米八,性格豪爽的东北女性,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她扛猪扛羊,扛水桶扛钢管,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再搭配上极具感染力的东北口音和魔性的DJ版《大东北我的家乡》,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东北雨姐”的网红之路,由此开启。
随着“东北雨姐”人气高涨,其商业版图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短视频内容创作,转向了直播带货。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一年时间,“东北雨姐”就接连曝出三次产品质量问题,曾经的女强人人设也随之崩塌,取而代之的是网友们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声讨。
第一次翻车,源于一款售价99元的“东北原生溜达鹅”。“东北雨姐”在直播间声称,这款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正宗的东北特产。然而,很快就有网友质疑,这款所谓的“溜达鹅”,实际上是价格低廉的雁鹅,并非真正的东北大鹅。虽然“东北雨姐”事后将这款产品下架,但其信誉已受到严重损害。
第二次翻车,则是备受争议的“盘锦稻田蟹”事件。“东北雨姐”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她身穿便装,头戴草帽,在稻田里徒手抓螃蟹,并对螃蟹的品质赞不绝口,声称这是正宗的盘锦稻田蟹。然而,这段视频很快就被当地网友“打假”。
网友指出,“东北雨姐”视频中的螃蟹,无论从品种、大小还是颜色来看,都并非真正的盘锦稻田蟹,而且当地人抓螃蟹都是在晚上进行,根本不会有人大白天在田里抓。
面对质疑,“东北雨姐”辩称白天拍摄是为了方便,但对螃蟹品种问题却避而不谈,最终选择将产品下架,此举无疑是“自锤”了其视频存在摆拍嫌疑。
接连两次翻车事件,已经让“东北雨姐”的口碑岌岌可危,然而,她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在“红薯粉条”事件中变本加厉,最终彻底引爆舆论。
这一次,“东北雨姐”在直播间售卖一款名为红薯粉条的产品,并一再强调这款粉条是纯红薯粉制作,不含任何添加剂。然而,一位名为“大娃”的打假博主,在购买并检测了这款粉条后,发现其中竟然含有大量的木薯粉,而产品的配料表中却只字未提。
“大娃”随后联系“东北雨姐”团队,希望对方能够给出解释,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然而,“东北雨姐”团队非但没有积极解决问题,反而对“大娃”进行了言语攻击和人身威胁。“大娃”无奈之下,选择前往“东北雨姐”家中进行维权,结果却遭到了对方的殴打,头部受伤,手机也被损毁。
“红薯粉条”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谴责,纷纷指责“东北雨姐”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甚至使用暴力手段打压维权者。“东北雨姐”迫于压力,最终在直播间公开道歉,并承诺会对“大娃”进行赔偿。
然而,道歉和赔偿并不能掩盖“东北雨姐”的错误行为,更无法挽回她失去的信誉。三次产品翻车事件,彻底撕下了“东北雨姐”的“真诚”“实在”的伪装,暴露出了其唯利是图、缺乏底线的真面目。
“东北雨姐”的翻车,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她从一开始就过度依赖剧本和人设,为了迎合观众,刻意打造出一个“女强人”“热心肠”的形象,却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服务,最终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走上了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道路。
幕后推手“老蒯”的真实身份与商业版图
“东北雨姐”的成功,除了其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的幕后策划和支持,那就是她的丈夫——“老蒯”。
在“东北雨姐”的视频中,“老蒯”总是以一个“小鸟依人”的形象出现,他体型瘦小,不修边幅,总是默默地跟在“东北雨姐”身后,负责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偶尔还会被“东北雨姐”调侃几句,引来粉丝们的一片“羡慕”和“心疼”。
然而,随着“东北雨姐”的翻车,“老蒯”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来,他并非视频中展现出的那样“无所事事”,而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商人,是“东北雨姐”背后的“军师”和“金主”。
据了解,“老蒯”本名白国辉,是辽宁本溪人,他与“东北雨姐”相识于微时,当时“东北雨姐”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而白国辉则已经开始涉足商海,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资源。
在白国辉的帮助下,“东北雨姐”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并很快凭借其独特的风格走红网络。而白国辉也充分利用自身的人脉和资源,为“东北雨姐”的视频创作提供策划和支持。
“东北雨姐”的视频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粉丝,除了其自身的表演天赋之外,也离不开白国辉的幕后策划。白国辉深谙网络传播规律,他为“东北雨姐”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接地气、有话题度的人设和剧本,并通过精心的拍摄和剪辑,将“东北雨姐”的个人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东北雨姐”早期的视频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力扛千斤”“徒手劈砖”的画面,这些画面虽然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却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观看欲望。
而白国辉深知,“东北雨姐”的成功,最终还是要依靠商业变现。因此,在“东北雨姐”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白国辉便开始着手将其打造成“带货主播”,并利用自身的商业资源,为其提供货源和供应链支持。
据天眼查APP显示,白国辉名下关联着很多家公司,分别是“本溪雨姐传媒有限公司”“本溪雨姐商贸有限公司”以及“本溪老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都与“东北雨姐”的视频创作和直播带货业务密切相关。
此外,白国辉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着其他25家公司,其商业版图之庞大,令人咋舌。据知情人士透露,白国辉早年间曾从事过建筑、物流等行业,积累了丰厚的资金实力,后来转战互联网,并成功投资了多家互联网公司,获得了巨额回报。
白国辉的商业头脑和资源整合能力,为“东北雨姐”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而“东北雨姐”的流量和人气,也为白国辉的商业版图扩张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可以说,两人是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然而,随着“东北雨姐”的翻车,白国辉的商业帝国也受到了牵连。网友们在指责“东北雨姐”虚假宣传的同时,也开始质疑白国辉是否知情并参与其中,甚至有人怀疑,白国辉就是“红薯粉条”事件的幕后黑手。
目前,白国辉尚未对此事做出任何回应,但可以预见的是,“东北雨姐”的翻车事件,必将对他的商业帝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网红经济的虚假繁荣与反思
“东北雨姐”事件的持续发酵,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红经济的反思。曾经被视为“风口”的网红经济,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其背后隐藏的虚假繁荣和重重乱象,也逐渐暴露在公众面前。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4.9万亿元,而网红带货,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一些网红和MCN机构,为了追求流量和利润,无视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采取虚假宣传、数据造假、刷单炒信等手段,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东北雨姐”事件,就是这股乱象中的一个缩影。她为了维持“女强人”“热心肠”的人设,不惜编造剧本,虚构情节,甚至不惜欺骗消费者,最终自食其果,也为其他网红敲响了警钟。
“东北雨姐”事件的发生,固然与其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的个人品行有关,但也暴露出当前网红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部分网红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把流量和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吸引粉丝,不惜编造虚假人设,炒作话题,甚至进行低俗炒作,毫无底线可言。
其次,部分MCN机构缺乏监管,唯利是图,助长了网红的违法违规行为。他们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对网红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其提供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方面的“服务”,将网红推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东北雨姐”事件的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网红经济的未来发展敲响了警钟。要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网红经济生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网红自身要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杜绝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用优质的内容和产品赢得粉丝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MCN机构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对网红的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引导网红走上健康、规范的发展道路。
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提高对网红产品和服务的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不轻信炒作,要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东北雨姐”事件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相信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大,网红经济将会逐步走向规范化、健康化的发展轨道,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那些依然抱着侥幸心理,试图继续浑水摸鱼的网红和MCN机构,最终必将被时代淘汰,付出应有的代价。
结语
“东北雨姐”事件,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网红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网红经济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网红经济将会走上更加健康、规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2024-09-28《起底“东北雨姐”的“彪悍”人生:夫妻实控约30家企业,一年3次“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