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昙山脚下的三八菇,街拍记录不知真假,有种游玩的好奇感觉
汶上昙山脚下的三八菇,街拍记录不知真假,有种游玩的好奇感觉
济宁摄影文学札记:爬汶上昙山不是游玩散心,毕竟很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就是周末锻炼身体,然后相邀朋友聚会喝酒罢了。印象中应该是汶上昙山的西南脚下看到的三八菇,学名叫鸡枞菌,个人感觉应该不是三八菇,估计是山间小蘑菇,不管怎样,都成了下山后的下酒菜。
童年时代,听爷爷辈的人说,三八菇很神奇,采摘三八菇的时候,记住时辰,记住位置,千万不要说话,说话便会吓跑三八菇,吓跑之后的三八菇,等待雨过天晴后的吉利日子才能生长出来。如果真的采摘三八菇,来年在时辰,位置一致的情况下还能采摘到,古汶上人有的为了采摘三八菇,浪费精力,家中一贫如洗,有的人则采摘到换粮食和土地发家,传说曹半城就是连续三年采摘三八菇发家成了曹百万,占据古汶上半个城。组稿查阅资料,《黔书》记载:“鸡㙡,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㙡。”所以说,依据传说和资料,汶上昙山脚下的三八菇,街拍记录应该是假,鉴于三农组稿要求,镜头记录,文字编辑,说明汶上人生态环境意思明显提高,新农村初心担当的家国情怀以浸透民心……(王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