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纽约证券交易所黑历史,资本大鳄单挑做空寡头
揭秘纽约证券交易所黑历史,资本大鳄单挑做空寡头
人类社会有一条铁律,在没有外部压力时,任何组织的发展都会朝着有利于组织精英的方向发展。金融市场也一样,如果没有外部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甚至证券交易所都会变成组织精英谋私利的工具,全球最大的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曾经就属于一小波人。
纽交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资本外逃美国时开始,就一直是全球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交易所。纽交所由拥有交易席位的会员经纪商组成,组织形式类似一个私人俱乐部。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成立时间比纽交所晚了140年,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纽交所完全被一小部分寡头会员操控,寡头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塞满了交易所的领导岗位。如果一个寡头集团掌握着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那这个寡头集团就一定会利用交易所谋私利。
交易所运作机制
在讲纽交所的黑历史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交易所是怎样运作的。
所有的证券交易所运作机制都类似,就是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买卖指令汇集到一起,然后在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集中撮合。
举个例子,假如全美国有100个人想买苹果股票,同时也有100个人想卖苹果股票,因为这200个人分散在美国各地,所以虽然他们有需求,但因为彼此联系不上,所以交易无法达成。
纽交所的作用就是撮合这些交易。这200个投资人先把交易指令委托给他们各自的经纪商,经纪商就是中介,然后这些经纪商都集中在纽交所的交易大厅,大声喊出各自客户的交易需求。这样,分散在全国的买单和卖单就汇集到一起,交易就能达成。
因为所有的交易指令都会汇集到纽交所,所以股民想买什么,想卖什么,多少人想买,多少人想卖,预期的买价是多少,卖价是多少,交易所都能知道。
相比普通股民,纽交所的寡头集团占据着巨大的信息优势,寡头割韭菜的方法有三种,联合坐庄、对敲与卖空袭击,这三种方法在如今的股市还能看到。
第一个方法是联合坐庄,即寡头合谋拉升某只股票的股价。例如,寡头们串通一气一起买入某只股票,接着通过散布利好消息、集中资金连续买入等手段,抬高这只股票的价格,诱使其他投资人跟进。当股票达到目标价位,寡头们便迅速卖出股票离场。而在他们套现离场后,大部分的外界投资者仍被蒙在鼓里,不断追高。
第二个方法是对敲。由于经纪商自身买卖股票无需支付中介费,且所有的场内股票交易都必须由经纪商撮合,因此两个寡头经纪商能够在各自的交易席位上提交价格、数量相对应的买卖指令。两个席位持续地你买我卖,股票便一直在他们之间流转,从而营造出了虚假的交易量与价格走势。
第三个方法是卖空袭击。因为交易所处在股市的核心,交易所的寡头们能轻易了解到每只股票的多空情况。对于卖方占优的股票,寡头集团可以提交一连串的卖空指令,协助外部空头对该只股票进行连续打压。当股价下跌到谷底,多空势力出现逆转的时候,交易所的寡头们会第一时间知道,此时他们会立刻平掉空头头寸,在外部空头仍卖力做空的时候,他们已经获利离场了。
赖恩斗纽交所
如果股市是一个赌场,那交易所的寡头就是性感荷官,不但在线发牌,还自己下场玩,在没有监管的日子里,寡头们想割谁就割谁,无一败绩,直到有一天,他们碰上了艾伦·赖恩,一场勇士斗恶龙的大戏开始了。
赖恩是美国斯图兹汽车公司的老板,这家公司现在没什么名气,但上世纪初斯图兹生产的勇士汽车是美国跑车中的战斗机,也是当时美国汽车业的象征。赖恩和寡头们本来井水不犯河水,各挣各的钱,但是当斯图兹的股价在一个月内从100美元涨到134美元时,寡头们眼馋了,他们打算给斯图兹也来一套做空袭击。
纽交所的大佬们联合场内的各路空头开始卖空斯图兹,在空头的打压下,斯图兹股价掉头急跌。
赖恩是个做事不留后路的人,在与纽交所的这场多空对决中,赖恩的每一步做的都很绝当,他意识到纽交所大佬在围猎斯图兹时,他的回应是押上全部身家跟纽交所硬刚。
他抵押了公司和个人的所有资产,然后用筹到的资金拼命吃进空头的抛单。新买进的斯图兹股票,他还会再次抵押给银行,然后贷出更多资金,接下更多的抛单,在赖恩不计成本的买入下,斯图兹的股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逆势飙升。
纽交所大佬努力做空了三个月,斯图兹的股价竟然还涨了200%每股涨到了391美元。134美元的时候,空头们就觉得股价虚高,现在涨到了391美元,斯图兹的股价早就脱离了实际价值。原本和赖恩一条战线的斯图兹老股东都觉得赖恩疯了,他们纷纷抛掉手上的股票套现离场,不过赖恩毫不在乎,继续吃进,此时的赖恩成了全市场唯一的买家。
你以为赖恩是在做接盘侠,其实赖恩是在下一盘大棋,在跟纽交所宣战的那一刻,赖恩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彻底打击空头,杀空斯图兹的股票。
股票市场上的做空操作本质上是借入别人的股票进行卖出。纽交所的寡头想要做空斯图兹,就必须从斯图兹的股东那里借入股票然后卖出。
当斯图兹的股票分散在各个投资者手中时,空头可以从多个来源借入股票,然后不断进行卖出操作,但如果市场上所有的斯图兹股票都被赖恩买走,空头该怎么下手呢?
空头不仅无法借到更多的股票继续做空,而且为了平仓过去的空头仓位,也只能向赖恩购买股票。如果赖恩成为市场上唯一的斯图兹买家,那么即使赖恩开出天价,空头为了履约也必须购买股票进行平仓,这就是赖恩的杀空计划,到了这一步,所有的空头都变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只能认赖恩宰割。
经历三个多月的时间,在投入了巨大财富之后,赖恩的杀空计划终于完成,他百分之百控股的斯图兹。理论上多空大战到了这一步,赖恩已经完胜而交易所大佬成了瓮中之鳖,但瓮中之鳖却一点也不慌,在纽交所大佬的心里,整个交易所都属于他们,只要赖恩还想在股市上混,那就一定会给他们三分薄面。
在赖恩成功杀空了几天后,交易所传讯了赖恩,要求他解释斯图兹股价异动的原因。交易所这是明摆着装糊涂,给赖恩施压,但赖恩的答复很强硬,斯卢兹的股票都在我这儿,如果各位大佬想平仓,那就按750美元一股买吧。
交易所寡头做空时,斯图兹的股价是134美元,现在赖恩开价750美元,这意味着寡头集团每股要亏620美元,差不多亏了500%。赖恩的开价连一分薄面也没给,寡头们即使再有钱,亏500%肯定也不愿意。
这时候,被逼进死角的交易所决定不要脸了,双方谈崩的当天,纽交所最高权力机构纽交所管理委员会宣布,经一致决议,斯图兹股票被摘牌。
什么是摘牌?一个公司的股票想在交易所的场内交易,就需要通过IPO挂牌上市,相应的一个公司的股票被清出交易所就是摘牌退市了。
摘牌斯图兹就意味着赖恩斥巨资囤积的斯图兹股票无法交易,空头没法在交易所购买斯图兹股票,就不需要承担无法平仓的违约责任,这招没有底线的釜底抽薪,瞬间让纽交所反败为胜,赖恩成了真正的接盘侠。
在华尔街百年的历史上,交易就是交易,这条规则没人敢亵渎。一旦交易达成,合约签订,那就要认赌服输,如果有人可以随意毁约,那华尔街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人会把财富投到一个没有规矩的赌场,一场股票多空战坏了华尔街传承百年的规矩,值得吗?
赖恩将一份列有九位交易所寡头的空头名单寄给了纽约世界报,弱者与当权者在股市恶斗的故事很快传遍了美国。赖恩与利益集团抗争的光辉形象让舆论迅速倒向赖恩。华尔街流言四起,有的说美国政府很快会接管纽交所,有的说赖恩得到了大金主与政客的支持。
做贼心虚的纽交所立马出面澄清,表示摘牌斯图兹完全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会尽快核实是否有交易所会员参与做空交易。
半个月后纽交所只能承认内部经纪商参与了做空交易,同时还私下联系了跟赖恩合作的银行,希望由银行家出面协调,给双方找个台阶下。经过多轮激烈的谈判,赖恩和纽交所各退一步,纽交所寡头以550美元每股买入斯图兹股票平仓,每股认亏420美元,赖恩大获全胜。
但这场多空大战的剧情一直就是反转再反转,双方都留了无数个后手,赖恩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吃了大亏的交易所把赖恩当做眼中钉,一直在等待着复仇的机会。
当年12月,美股突然进入大熊市,股指跌去了1/3,因为赖恩抵押斯图兹股票,贷了很多款,股价大跌导致他的抵押物不足值,加上股票不好出手,赖恩的资金链瞬时变得非常紧张。一直对赖恩怀恨在心的纽交所借着熊市趁机再次做空斯图兹,导致后者的股票一泻千里,卖都卖不出去,苦苦挣扎了一年半之后,赖恩破产了。
曾经高达550美元的斯图兹如果能卖到50美元一股,赖恩也不至于破产,但是当银行拍卖托管的斯图兹股票时,每股的拍卖价只有20美元。最终,赖恩持有的斯图兹股票全部拍给了施瓦布,而施瓦布正是曾被赖恩杀空的寡头之一。
兜兜转转了一大圈,赖恩还是输了,纽交所笑到了最后。不过纽交所虽然成功的收拾了赖恩,但前后折腾了一年多的这场戏,也让纽交所的名声彻底臭了,很快就招来了美国政府对华尔街的大改革。
随着美国证监会的成立,以及《证券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交易所寡头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和赖恩所处的时代不同,现在的交易所不太会明目张胆的下场割韭菜了,但时间过去那么久,资本寡头在股市割韭菜的手法却仍旧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