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昨晚一个ME资深经理的邮件,让我感到有点兔死狐悲。邮件没说什么,起因就是,我发的一个技术协议评审邀请邮件,由于我的疏忽,邮件收件人有他,于是他收到了邀请邮件。他邮件回复我,提醒他们部门负责这个项目的两个对接人。然后我很纳闷,他怎么跳出来了,我记得这事情没ME啥事啊。
于是我查了一下,项目相关部门对接人,确实没有ME这个部门,意味着,他们被排除在最新项目的进展之外了。
再想想他刚来这个公司意气风发的高光时刻,此刻显得愈发一言难尽。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战点
什么是战点,战点就是战斗的机会。
自从调到南昌后我就一直处于极度繁忙的状态。我们公司的组织架构发生过几次大的调整,我所在的部门是A,随着发展壮大,部门分为两大基地,A1和A2;后来又衍生了一个同类竞争部门A-;本质上A1/A2/A-;职责是一样的,负责开发与导入(只是项目越来越多了,每个部门分摊几个项目的意思)。原本我在A2,现在我被调至A1;然后由于高层之间的明争暗斗,A2与A-已经慢慢被边缘化了,因为所有的开发与导入项目,几乎都被A1拿下,A2已经在往ME的方向靠,A-目前也很尴尬,本身就是新的部门,这下,更难混了。
而我们A1呢,大家都很忙,很累,几乎所有的关键项目都由我们负责,大家怨声载道。而我也常抱怨“万恶的资本主义”。
那位ME资深经理的被边缘化(他不发邮件我都要忘记还有这么一号人了),让我开始警醒,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呢。
商业是残酷的,本质上来说,竞争都是残酷的,而商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放大了这种竞争的残酷。
作为企业,要考虑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物美(如ipone)还是价廉(如拼拼夕夕),又或者物美价廉(如华为);否则就会被其他公司pass掉;
那么作为一个部门领导,要考虑,自己能为公司提供什么价值;技术突破?效率提升?还是成本优化?
作为一名职员呢?
所以本质上来讲,我既不幸但同时又是幸运的,我被选中给了我战点,只是战点太多,导致太累产生了厌倦不满的情绪。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毒鸡汤,这是一种pua,且不论是不是pua,就算是,那又如何呢?年轻真的有很多优势,因为人们愿意给你机会,让你去尝试,年纪大了,你想去尝试,还没有这个机会呢。这不是世道的不公,大家都曾年轻过,也都曾被“照顾”过,只是那个时候,自己究竟是把它当成一种战点,磨砺自己,提升自己,还是把它当成一种被针对的怨气与怒气。不同的态度,不同人生。
想起某位大佬的一句话:职业生涯的长盛不衰,不在于我曾经做过什么,而在于,我还能做什么?
是啊,毕竟,自己曾经所做过的,企业已经给予了补偿,已经完成了结算。或加薪,或奖金。
所谓的35岁、45岁职场焦虑本质上不是社会的问题,不是企业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你还能做什么?这才是本质的东西。
当然,这是一种内卷,确实是内卷。但是没有内卷,哪来的技术突破,哪来的如今美好的生活呢?农耕文明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内卷促使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高。曾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几乎永恒的过去式。这都是人们在为了自己的同时,给予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
商业如此,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能为你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