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市域地铁加速保定北京融合
R1市域地铁加速保定北京融合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R1线市域地铁建设热火朝天,雄忻高铁建设如火如荼。
预计R1线2023年底建成通车,2025年前延伸至保定东站。届时,保定至北京实现30hr交通圈。
这条市域地铁通车后,每15分钟一个车次。保定至北京地理边界将会大大缩短。
这条市域铁路之所以意义非凡,在于北京不是普通城市,而且全国的首都。保定由于内含国家级特殊新区雄安新区,特殊意义叠加。
一个是全国政治中心,一个是全国政治副中心。谁都能看出这条市域地铁的重要价值。
京津冀本质上就是京津保。“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这句话已经写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启程
2013年,中央首次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
2014年中央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紧随其后,河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背景是作为首都北京,承载了太多非首都功能,导致环境、资源、交通、人口压力而出现的“大城市病”。
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需要疏解北京部分功能,北京只保留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个中心”功能。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概念脱颖而出。北京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等都要迁往通州这个北京城市副中心。
中央直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金融部门、央企总部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迁移到哪里?
这个地区距离北京既不能太近,太近容易形成“摊大饼”,起不到疏解效果;也不能太远,太远交通不便。
保定距离北京和天津分别140公里,群山西峙、众水东瀛,西倚太行、东视渤海。区位优势明显,地质条件优良。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保定以东30公里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地处华北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北侧,自然禀赋无以轮比。
2017年,恰逢我国“天元九运”天运开启年,雄安新区横空出世。雄安新区,实质上就是副首都。保定作为雄安新区的主体城市,雄安新区事实上就是保定新区。
借力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脉络,也是连通世界的纽带。交通格局的变化,也往往意味着区位优势再造、经济版图重塑。
保定明清时期虽然一直都是直隶总督署所在地,民国年间和建国初期作为河北省会,历史上是“北方三雄”之一,素有“北京城、保定府、天津卫”之说。
但保定于1968年失去省会地位后,变得暮气沉沉,经济社会发展一落千丈。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只有把保定发展起来,才能辐射带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发展,消除环京津贫困带,更好滴维护首都的政治安全。
这也是中央发展保定的另一层重大意义。既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又能解决河北省发展滞后的问题。中央这部棋,可谓妙不可言。
如何在保定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存在短板和保持这一地区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巧妙地推出保定?
只能是先在保定设立国家级城市新区,并赋予副省级管理权限,带动保定快速发展,待时机成熟,保定雄安实现融合,保定自然升级。
试想,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金融部门、央企总部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疏解到雄安新区,近在咫尺的保定,由于科研、人才、资金等要素外溢,保定想不发展都难。这恰是中央在保定设立国家级城市新区的应有之义。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市场地铁开通后,北京保定两地人员往来和交流将更加密切,加上产业优势互补,更多的商业机会与创新机遇将会诞生。
保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人才优势、投资机遇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保定投资发展。
雄安新区设立之初,保定雄安定位:“统筹、协调、融合、错位、一体化”发展。2020年,保定正式提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北京和保定、雄安新区关系更加明晰。
这两年来,保定北上南下,“举雄安旗、打北京牌”,广发“英雄帖”、诚招“千里马”,吸引汇聚更多企业、人才到保定创新创业。
目前,保定思路和定位非常准确:北京疏解、保定承接,雄安研发、保定制造。
市域地铁,无疑大大缩短了保定和北京之间的时空距离。
合作
雄安新区设立六年多来,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承接疏解,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
起初雄安新区未被部分专家和一些人员看好,今年5月10日,中央决策层集体考察雄安新区,这个“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一锤定音,杂音迅速销声匿迹。
6月30日,中央再次出台《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预示着雄安新区将会进入大规模建设和疏解并行阶段。
保定这三年来同样不负众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改、老改、历史街区、环城水系、公园城市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经济发展更是抢眼,尽管经历三年疫情,项目建设铺天盖地,经济腾飞只待时日。
这要得益于“党红组合”争取央企、京企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想象,没有央企和京企的支持合作,单靠保定本土企业那只能是天方夜谭。
粗略估计,仅三年来,央企、京企在保定投资超过5000亿元。不仅如此,中国能建、中国华能、中国电科、中国五矿等央企未来几年将在保定投资突破万亿。
栽下梧桐树,只等凤凰来。而今,保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越加提升。保定自身造血机能愈加增强。知名民企迅速跟进。
随着市域地铁即将开通,北京保定联系更加紧密,“来来往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特殊意义。随着两地人员往来愈发高频,创意、合作、财富都将爆发更大能量。
市市域地铁直达之后,如果能把两地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文化创意、医疗、教育、生态等产业连到一起,增加两地科研人员、专业人才之间的互动,通过人才的互动进而推动更多商业机会的崛起。
保定国际医疗基地已承接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所属7家医院合作,雄安新区也已承接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所属医院在内的3家医院落地。未来河北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看病就医无需再去北京,只要到保定雄安就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应该说,“市域地铁直达”承载着对北京保定合作的新期待,未来究竟能带动多少流量、转化多大价值,时间会给出答案。
保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市域地铁开通,京雄保一体化正在加速成型。保定雄安“政区合一”势在必行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