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与春娇三部曲:这部港式恋爱经典教会我们这些道理
志明与春娇三部曲:这部港式恋爱经典教会我们这些道理
小时候因为对港片和爱情的好奇,去看了志明与春娇,后来理所应当的去看了春娇与志明,但是显然无论是情节还是角色,都不如第一部深入人心。
那个时候,好像大家都学会了:n 55!w i
都记得:我曾经喜欢的男生他抽烟,于是我也学会了抽烟,后来我们分手了,但戒不掉烟了。
直到两年之后去看了第三部,明知道最后张志明求婚了,成功了,在看的过程中,还是偶尔会有触动的点。
第三部始在讨论的爱情,多了柴米油盐,余春娇终极问题是:一个36岁还长不大的男孩,你还能不能继续跟他走下去?
当被一个小孩说:我们不能再当小孩了 的时候,仿佛能真切的感觉到,张志明身上那些孩子气的东西,正在真实而深刻的伤害着他的生活。
幼稚,不负责任,理所应当,把很多事情简单化处理,遇到问题选择逃避。
如果这些问题出现在你的男朋友身上,还能忍吗?
大概很多女孩子的回答是:不分留着过年么。
但是余春娇是个善良的人,她是个表面理智但内心柔软的一塌糊涂的人,她可以哭着说:张志明我真的很喜欢你,但是我们不要在一起了。
她可以一言不合拎着箱子从台湾飞回香港,找到濒死的感觉去寻找那个最后一刻记住的人,却没办法主动分手。
她等了很久很久,等志明的改变和主动,最后等到了。
但那是电影情节,很多时候,我们是等不到那个人去改变的,最后耗干了自己,精疲力尽的狼狈离场。
一个女孩子,承认自己需要别人给的安全感,是一件有点丢人的事情吧。当这句话说出口,就像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对方打得住,皆大欢喜,打不住,一拍两散。
爱情的三要素包括:激情,承诺,浪漫。走到最后,承诺占了大头,当浪漫没时间,激情恢复正常荷尔蒙水平,只有承诺把两个人联系在一起。
安全感,是爱情的底线,是婚姻的前提条件。
奇葩说里说:婚姻是一个壳,哪怕爱情没了,它还能保护我们。
幸运的是,张志明最后努力了,改变了,承诺了,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求婚了。所以余春娇答应了。
如果他拒绝长大,就像春娇发现的那样,自私自利,逃避责任,像是当初和妻子闹了矛盾就丢下两个孩子跑去马拉西亚连对不起都说不出口的自己爸爸一样,那么故事或许就会是以悲剧收尾。
委屈自己去迎合另一半叫勉强,改变自己去契合另一半,叫长大。
在电影的结尾,张志明还是花大价钱买着没用的东西,嘻嘻哈哈的玩着滑板。但是志明可以因为跟春娇一个赌而对搭讪的女孩子不好意思的恶言相向,春娇用志明一样的恶作剧送了asshole的车牌做生日礼物。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会越来越像彼此。
就像春娇在第二部里说的:可最后,我发现自己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
志明主动去问春娇妈妈自己是不是跟春娇爸爸年轻很像,一样不懂事又孩子气。春娇妈妈说:但你比他好的地方在于,你会承担责任。
当一个男人学会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他才真正从一个男孩长大了。
长大并不是用年龄来区分的。一张身份证,信用卡,脸上的两道褶子,头上的斑白头发,都不足以证明这个人长大了。
春娇爸爸在女儿四十岁的时候才学会说出那句对不起,比起来张志明的成长速度简直称得上天资聪颖。
志明学会了承担,学会了解决问题。
第一部里他说:有些事不用一晚上做完。
第三部里他说:我不希望因为做了某些事和没做某些事影响我们的关系。
从心动到承担,电影六个小时就可以演完,但现实里,有些人一辈子都学不会。
而且他们可能不仅没有余文乐帅,甚至比不过黄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