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邂逅黄家驹
六月天,邂逅黄家驹
说在前头:对于驹迷来说,六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因为黄家驹的生日和忌日分别是六月十日和六月三十日,所以驹迷圈里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家驹六月天。
他,是beyond乐队的主创和主唱,更是乐队的灵魂人物!
“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二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两句歌词的时候,其实是有点疑惑的,因为那时的我,普通话都尚不流利,更别说粤语了,于是就把“送赠”两个字含含糊糊听成了“宋江”,然后有一段时间就在纳闷,这首歌究竟跟宋江有什么关系?但这并不影响我听黄家驹的歌,与朦朦胧胧的词义想比,他附有磁性的独特嗓音和沁人心扉的歌曲旋律才是吸引我的关键原因。后来,我受到了翡翠台、本港台(已停播)、珠江台等粤语频道和众多粤语歌曲的洗礼,粤语的听说能力大有长进,对粤语歌的钟爱就更上一个层次了,黄家驹的歌声也一直陪伴着我,直至今天。

那个年代,信息的传递渠道是很少的,因此,我对黄家驹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他已经去世了。还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我就被一个同班同学忽悠过,他说他家里有黄家驹在开演唱会时从舞台摔下来的影像碟片,我竟然信以为真,还多次请求他借给我看看,而他则以各种理由推诿搪塞。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黄家驹是在日本参与综艺节目期间出的意外,不是在演唱会里,也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记录。

初中的时候,借着进出网吧的机会,我开始查阅关于beyond乐队和黄家驹生平的资料,才了解到黄家驹的音乐之路是从一把捡来的旧吉他开始的,而beyond乐队的成名道路是坎坷的,乐队创立初期,为了凑钱开演唱会,黄家驹一天至少打五份工。好不容易演唱会如期举办,可演出到一半,人都走光了,盘算后发现亏了6000多,但正如演唱会的名字“永远等待”一样,他们不怕失败,永远在等待着理想的到来。

不久后,他们又自费出了名为《再见理想》的专辑,当然,反响还是不尽人意。尽管如此,但专辑里的同名歌《再见理想》成为了经典之作,黄家驹用他低沉沙哑的嗓音唱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而高潮部分激昂澎湃,正如歌词“心中一股冲劲勇闯”一样,瞬间让人热血沸腾。我渐渐地明白,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会喜欢beyond乐队,因为beyond乐队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奋斗和激励史,当我们失意的时候不仅能在beyond乐队的歌曲里找到共鸣,而且还能找到重新振作的勇气,继而不断告地诉自己,永不放弃!

我曾经写过两篇和beyond乐队有关的文章,第一篇是初中的时候,我用beyond乐队的部分歌名连在一起写的文章——“我《不再犹豫》,踏着《灰色轨迹》去寻找属于我的《光辉岁月》,但这一路《谁伴我闯荡》……”(原文早已佚失),随后我向一家初中生杂志投了稿,当然,没被选中,主编在来信里也说明了原因,大概意思就是“文章很有新意,但内容比较松散。”我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趣,便没再做任何修改或者转投他处。

另一篇则是在高中时期写的播音稿,是关于beyond乐队的发展历程,我同时又挑选了乐队的十多首代表歌曲,穿插到稿件中去。因为节目是在午饭的时段播的,所以那天我是饿着肚子去做的节目。另外,那时我也热衷于在互联网上参与和beyond乐队相关的话题,我做过一些beyond论坛的版主,也当过QQlive beyond聊天室的管理员……在线下,我也总是不留余力地跟身边的人介绍beyond乐队和黄家驹,事实证明,确实有少部分人在我的影响下成为了beyond迷。

2003年,我买了《Beyond超越Beyond Live 2003》演唱会的光盘,最激动人心的画面莫过于黄家驹的“重现”,主办方利用3D投影技术将黄家驹的影像投影在屏幕上,同时播放着他的遗作,一首Demo录音(只有哼唱声,据说原歌名叫《今天的火花》,现在网上还能查到这个歌词,真伪没考证过),被重新填词和编曲后改名叫《抗战二十年》,这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黄家驹的身影了。

黄家驹的离世对beyond乐队来说是致命的,虽然我们不能说黄家驹是beyond乐队的一切,但却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没有黄家驹就没有beyond乐队,我也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喜欢beyond乐队是因为喜欢黄家驹,事实也如此,我对beyond乐队三子时代的作品知之甚少,2005年beyond乐队宣布解散后,我更从未去专注过乐队其他成员的个人发展动向。也许,在我看来,就在黄家驹入土为安的那一刻,同时被埋葬的还有他一手缔造的beyond乐队。

很多年过去了,华语乐坛的新秀一代接着一代,优秀的歌曲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也有使我绕梁三日的佳作,但不管如何,黄家驹在我心里的“乐坛”地位始终是无人能撼动的。时至今日,偶尔在电视节目或者大街小巷里听到黄家驹的歌声时,我内心霎时就热血沸腾——原来,还有人跟我一样惦记着他!

说在后头:关于黄家驹和beyond的故事我无需多说,因为网上都有,我只想写写我邂逅他的故事,谨以此文缅怀黄家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