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 揭秘6月7、8、9日三天成为固定高考日的原因
高考倒计时: 揭秘6月7、8、9日三天成为固定高考日的原因
又到一年高考时,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回想起自己高考的那一年,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冲刺最后的高考阶段,老师在为我们疏解压力,让大家别紧张。而我们那一届,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女学生,在高考当天还是出了岔子,发挥失常。不过,好在通过复读,再加上心态的调节,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因此,对于每位即将迎战高考的同学来说,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在高考的前夕,尽量不要学习到太晚,确保充足的休息,并提前准备好考试必需的文具,如准考证和身份证等。历年来,总有学生因忘记携带准考证而匆忙返回,幸运的是,警察叔叔们总是能及时帮忙,确保学生能在开考前及时拿到准考证。
大家或许注意到了,每年的高考不仅伴随着连续的降雨,而且日期总是固定在6月7日和8日。但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一些地区的高考已经延长到三天,即6月7日至9日。
高考日期通常与端午节相近,有时恰逢节日,有时则在节后。今年的高三学生们结束考试后,可以及时回家庆祝端午节。在这样的日子里参加高考,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高“粽”上榜。
那么,为什么高考定在每年的6月7日和8日呢?这背后有哪些特殊的考虑?
首先是“历史原因”: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最初定在7月7日和8日,以纪念七七事变。但因南方台风频发,加之当时交通不便,从2003年起,高考便提前至6月举行。
其次是“气候因素”:7月的天气普遍炎热,容易影响考生的心态和表现。因此,选择在6月初举行高考,此时天气既不冷也不热,最适宜考生发挥。
再有是“谐音寓意”:6月7日和8日连起来读作“678”,寓意“录取吧”,这样的组合听起来既愉快又富有正能量,能给考生带来好心情。
最后是“教育体制”:我国的学制从每年的9月开始至次年6月结束,因此高考安排在6月,符合学年安排,便于学生升学和教育转换。
至于2024年的高考,将在6月7日至9日进行。虽然传统高考地区仍是两天,但实施新高考制度的地区将延长至三天。
总的来说,高考定在每年6月7日和8日,不仅与教育体制密切相关,而且兼顾了历史、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在此,祝愿所有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谈高考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