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知否》:曹锦绣为什么着急嫁进贺家为妾?
再看《知否》:曹锦绣为什么着急嫁进贺家为妾?
曹锦绣何许人也?她是贺弘文的表妹。因为她,贺弘文与明兰的婚事黄了。
初看《知否》时,虽然非常讨厌曹锦绣对贺弘文和明兰进行道德绑架,但我明白曹锦绣为什么想嫁进贺家为妾?因为那是她最好的归宿。
我不明白的是:曹锦绣与朱曼娘不同,朱曼娘想当宁远侯府的大娘子,必须搅黄顾廷烨的婚事;而曹锦绣只是想当贺弘文的妾室,根本不用搅黄贺弘文与明兰的婚事。
按照贺弘文老好人的秉性、贺母心软的性格,曹锦绣嫁进贺家为妾并不难。更何况贺母明确地说:“我是想外甥女进我家门的呀。”所以,曹锦绣完全可以等贺弘文与明兰完婚之后,由贺母做主,嫁进贺家当妾室,名正言顺,明兰也无法反对,否则会被安上善妒的罪名。
可是,曹锦绣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呢?硬生生地搅黄了贺弘文与明兰的亲事,也让自己错过了一个和善的主母。(原著中,贺弘文娶的妻子有点凶悍。)
最近得空,认真看了这段,琢磨了一下曹锦绣的话,我突然明白了!
1
曹锦绣首次出现,是在盛府门外不远的地方。当时贺弘文拜访完盛老太太,乘马车往家走,曹锦绣拦住马车,抱着贺弘文哭泣:“表哥,弘文表哥,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贺弘文劝曹锦绣上车,有事回家说。曹锦绣说道:“我有许多话,不堪人听,若是让第二个人知道,否则我就要一头撞死。” 贺弘文随即把曹锦绣劝上了车。
曹锦绣这里的话非常好笑!若是真的怕别的听到自己的话,那就应该在贺家等着贺弘文,与贺弘文悄悄说。在盛府门前拦下马车,这不是怕别人知道,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吧!
依据剧情拼凑起曹锦绣的经历:父亲是地方小官员,从小生活比较富裕;家道中落,父亲违反律法被判全家流放边关;流放没几年,遇上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被赦免后,经人(顾廷烨派的人)指点、帮忙,进入京城投靠贺家。
贺弘文此前在盛家说,上个月曹姨母全家回来,他忙着安顿料理;但曹锦绣的状态明显是第一次在京城见到贺弘文。所以,贺弘文在盛老太太面前说的“曹姨母全家”应是泛称,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几日不来的原因就好,没必要说的那么详细,毕竟去盛家的目的是联络感情,不是介绍自己家的亲戚。
曹锦绣比曹家众人晚到京城,听说贺弘文要娶亲和母亲让自己嫁入曹家为妾的事后,就到贺家找贺弘文。恰逢贺弘文去了盛家,便去盛家门口等贺弘文出来。
曹锦绣对明兰说:“盛姑娘,你切莫怪表哥,是我不知礼数,跟着他来的。”这句话证明,曹锦绣不是不知礼数,而是非常知礼数;明知不合礼数,但还是要在盛家门口等贺弘文。
为什么呢?是想表哥心切吗?是想表哥想到一会儿都不能等吗?当然不是。
其实,曹锦绣就是要让人看见自己与贺弘文拉拉扯扯,尤其是要让盛府的下人看见。盛府的下人看见了,明兰也就知道了;明兰知道了,八成会追出来。
曹锦绣选择墙外的一处小林子里跟贺弘文说事儿,而不是回到贺家再说,就是在等明兰。
曹锦绣真正的目的,是想看贺弘文和明兰听到这事儿之后的反应。
2
曹锦绣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自己是被赦免的犯人,与普通平民相比,是要低一等的;流放时,脸上被黥刺,毁了容貌;在凉州与人为妾时,被那家的大娘子强行灌下了红花汤,失去了生育能力。
这样的状态,即便成功再嫁,也只能当妾。作为一个容貌尽毁且无法生育子女的妾,即便嫁进贺家,即便嫁给自己的表哥,也很难长久博得表哥的欢心。
更何况表哥即将要娶的妻是盛家六姑娘,一个“什么都好,又温顺、又和善,家世也好,还像仙子一样貌美”的女子。自己与盛六姑娘比,实在是太相形见绌了。
所以,曹锦绣必须要确定一下自己在贺弘文心中的位置!
男子纳妾在古代虽然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娶妻之前就纳妾还是比较少的,因为这样就很难娶到家世好的妻子。顾廷烨因为曼娘的事,就不好说亲;梁六郎因为春珂的事,吴大娘子只能屈尊降贵地向五品官家的庶女(明兰)抛橄榄枝。
所以,如果贺弘文听完曹锦绣的遭遇和曹家的要求之后,一口答应,甚至是宁愿退掉与盛家的婚事,也要娶曹锦绣为妾,这对曹锦绣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这代表曹锦绣在贺弘文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那以后贺弘文不管娶谁当大娘子,都动摇不了曹锦绣在贺家的地位。
如果贺弘文的态度是等自己娶亲后再议,或者因为明兰的反对而放弃,那日后曹锦绣即便能进贺家,生活也会比较艰难,这是曹锦绣不愿意看到的。
若是这种情况,曹锦绣就需要用些手段了。剧中,曹家人说,曹锦绣得知嫁入贺家无望,就上吊自尽了,幸好被救了下来。但这只是曹家人的说法,曹锦绣究竟有没有上吊?是真的一心求死,还是做做样子给贺家施压,都未可知。
不过,曹锦绣的目的达到了,贺弘文屈服了,承诺纳曹锦绣为妾,并去说服盛家。
这个结果,算是不好不坏吧。虽然自己在贺弘文心中的地位没有特别高,但还是有一定分量的。日后嫁进贺家,贺弘文应该不会让自己受委屈。
3
嫁进贺家为妾,只有主君的怜惜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内宅是大娘子做主。所以,曹锦绣必须要试探一下明兰的态度。
明兰虽然是庶女,但也是官家小姐,嫁给贺弘文属于下嫁。若贺弘文在婚前纳妾,或者在婚前定下今后纳妾的事,这对明兰来说,是一种羞辱。
如果明兰听说了曹锦绣的遭遇后,没有考虑自己的面子问题,反而是非常同情她,非常痛快地同意这件事。那就代表,明兰是心地善良、性格软弱的人。日后,曹锦绣在贺家就可以尽情地作威作福。
如果明兰激烈反对,坚决不让曹锦绣进门,那曹锦绣就需要想办法搅黄这件婚事。否则,就算日后由贺母做主,进了贺家的门,自己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可能比在凉州时强不到哪儿去。
如果明兰先是表示了反对,但经过各方劝说之后还是同意了。那就说明明兰是个外强中干的人,不用太过担心;或者明兰比较顾忌盛贺两家的脸面和交情,面子上不会做得太难看,那自己日后也知道怎么拿捏明兰。
为了自己日后在贺家的地位,曹锦绣必须试探贺弘文和明兰,必须在他们婚前闹这么一出!
因为曹锦绣闹得这一出,又因为顾廷烨的算计,贺弘文与明兰的婚事黄了。对曹锦绣来说,她是非常高兴的,这说明自己在贺弘文心中有一定的地位,日后在贺家的日子会比较好过。
但是,人算终究不如天算!曹锦绣没有意识到,在贺家,在表哥和姨母之上,还有个贺老太太,贺老太太才是贺家做主的人。
曹锦绣搅黄了贺弘文与明兰这么好的婚事,这警醒了贺老太太!曹锦绣是贺家的灾难,必须给自己的孙子娶一个“厉害”的妻子,才能镇住这个心机深沉的可怜人。
《知否》原著的番外篇中,贺老太太给贺弘文娶了一位武官家的女儿,是一位“拳脚有力”的彪悍女子。曹锦绣只要出幺蛾子,收获的不是表哥贺弘文的怜惜,而是贺弘文妻子的一顿打骂,生活甚是悲惨。
曹锦绣这番谋算下来获得这样的结果,非常像曹先生对王熙凤的评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愿我们不要被别人当成傻子谋算!也不要把别人当成傻子谋算!
作者简介:雪恣飞,汤小小写作班学员,爱刷剧的小懒虫,一边刷剧,一边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