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梁”是哪里,国际上仅有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国都
古代的“大梁”是哪里,国际上仅有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国都
大梁城,为我国古代战国期间魏国的国都。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国将国都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安邑一带)迁至仪邑(今开封市城内外西北一带,春秋期间称仪邑,处在卫国南部边境),改称大梁。这是今开封城创立之始,也是开封城定位于此地的初步。
大梁城尽管无天险可守,但地处华北大华夏三角洲顶级邻近,自古为华夏中心地带。它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地舆形势非常重要。一起,因为地上平整,没有名山大川的约束,"诸侯四通辐辏",对大梁的交通运输供给了有利条件.
大梁邻近地形坦荡,土层深沉,本就有利于农业生产。别的,其时的华夏地区正处于一个气候相对温湿的期间,因为遭到黄河冲积、淤积的影响,开封周围河泽布满。"邻近不只有济水、颖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还分布有圃田泽、蓬泽、牧泽等天然泽国,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水网区",发展了农业灌溉,大梁一带成了其时华夏农业最兴旺的富庶地区。
魏国迁都大梁后,魏惠王曾多次兴建大型水利工程,苦心经营大梁城外围的水网。大梁水道纵横,航运兴旺。魏国的船舶能够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流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凭仗巨大的交通优势,大梁在短短十几年间,便一跃而变成经济兴旺、人口众多、富甲华夏的商业大都市。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民国3年(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建立开封市。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军占据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建立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康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22日,我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霸占开封,因战略需求,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11月建立开封格外市,省会位置不变。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55年郑州专区驻地迁至开封,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托付开封专区统辖,1962年开封市康复为省直辖市。1983年实施“市带县”体系,吊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统辖。
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第一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全国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其时国际第一大城市。
开封是国际上仅有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国都,城摞城遗址在国际考古史和国都史上罕见。开封亦是清明上河图的自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榜样城市、全国创立文明城市作业领先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