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大周镇:乡村兴起板凳会
长葛市大周镇:乡村兴起板凳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 薛洁如
“现在正是种树的黄金期,得抢抓时机,搞好社区绿化。”
“幼儿园门口上下学时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师生出行安全,得想办法尽快解决。”
……
4月10日,在长葛市大周镇小谢庄社区的“红色庭院”里坐满了群众代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坦诚交流,氛围热烈。
这样的场景在大周镇并不少见,在该镇党委号召下,各行政村(社区)每周都会定期召开“红色庭院”板凳会,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早早地搬好凳子,等待群众代表的到来。
据了解,“红色庭院”板凳会由各行政村(社区)“两委”干部根据村务情况召集,每周至少召开1次,收集回应民意,真正在基层一线传达政策、解决问题。
解决人民群众“烦心事”
人居环境整治、道路建设、水利维修、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等问题都被摆在了“桌面上”……群众代表围坐在庭院里商议重大事项、讨论民生问题、化解信访难题,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镇党委鼓励各村创新‘红色庭院’板凳会,把‘协商议事会’融入村组日常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镇村干部精确了解群众需求。”小谢庄社区党支部书记谢超伟表示,村里每天都会将大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归纳整理,能解决的尽快解决,短期内不能解决的会登记在册并对接相关部门,争取早日解决。
搭建党群关系“连心桥”
走进寻常百姓,情系柴米油盐。大周镇“红色庭院”板凳会用干部“走下去”代替群众“跑上来”,用干部“办实事”代替群众“求帮助”,不仅讲好了政策、解决了问题、服务了群众,更是将党员和群众的心紧密联结在了一起,切实打通了干群关系“最后一公里”。
参加板凳会后,后吴社区退休教师潘建庄感慨地说:“以前是我们找村干部,现在是村干部主动服务我们,大家的问题在拉家常中就得到了解决。”
“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大家议事听一听怎么办、议一议怎么干,我们包村干部逐渐成了社区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工作开展起来也顺畅多了。”谈起“红色庭院”板凳会,大周镇后吴社区的包村干部胡宏海兴奋不已。
唱响基层治理“好声音”
据该镇后吴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建召介绍,该社区的‘红色庭院’板凳会,不仅召开问题征集会,还会召开问题推进会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会,让群众满意和不满意的问题都拿出来“晒一晒”。
从梳理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调查群众满意度,大周镇“红色庭院”板凳会坚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处理原则,以闭环管理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质效。2023年以来,通过“红色庭院”板凳会共办结问题62条,与群众达成一致43条,正在办理11条,真正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红色庭院”板凳会不仅是大周镇创新搭建基层议事协商平台的生动实践,更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实践,真正让群众看到了变化,见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切实把群众“心声”变成了“呼声”,让“呼声”变成了“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