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再读一遍叫什么(读的书多了)
读过的书再读一遍叫什么(读的书多了)
感觉又要被《平凡的世界》刷屏了,但隐隐间总感觉到那个平凡的世界已经不是当下这个世界了,真要说路遥的经典作品我更为推崇《人生》,《人生》看作是《平凡的世界》浓缩版也未尝不可,但浓缩的真的是精华呀!
如果是男孩子,安利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有的人会看到自己的初中,有的人会看到自己的高中!如果你说里面根本没有你叛逆的影子,那恭喜你,你的16岁一定平淡的乏味!
如果是女孩子,安利看萧红的《呼兰河传》,男生女生区别真的是这么大,这一部作品带有几分作者自传色彩,童趣、童真、童稚!女孩子特有的那种烂漫,都可以在书里面找得到!
如果是初中生,不可错过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中式的爱情,生活流浪的向往,阶级斗争,个人奋斗!美好的女孩子,勇敢的大哥哥!书里面都有!
如果是高中生,那你可以看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难以想象的悲哀生活,独特的文字节奏美,这时候文字的美不再是里面的自己,里面的黄金屋,里面的颜如玉!还有文字特有的呼吸韵律!
如果你是大学生?那你可以看看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西望毛草地》,了解知情的生活!同时还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你必须明白,在文学史上有那么一个浪漫的、无奈的、美好的桃源时代!
当然大学生可不能只看一点儿书,当你大二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北岛的《波动》,也许你看不太懂,也许你看不下去,但你试着坚持一下呢?然后看《伤痕》、《班主任》,这时候你开始隐隐困惑,这是什么年代写下的作品?为什么充满了血泪的控诉?嗯!如果你不是文学爱好者,你只需要知道那是在70年代后期的作品就够了,那个年代的文学是受害者的呻吟!
同时这时候你开始不满足于看纯文学的作品了,你应该从大刘的《三体》开始,进入另外一个绚丽的世界——科幻世界!
接下来就是大三了,你开始困惑为什么会是莫言得诺贝尔奖!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莫言?相信我,别跟风,太早了你看不懂!太迟了你看不下去!大三的年纪刚刚好,拿起莫言的书本,从《透明的胡萝卜》开始,然后是《蛙》,接着是《丰乳肥臀》,还有必须看《红高粱家族》!看到这里,你已经开始困惑,莫言的文笔似乎和原来看过的都不一样,虽然他讲的故事有点难以接受!没错,莫言的文笔和原来看过的都不一样,他文笔具有创新性,开创了东方特色的幻觉现实主义!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质疑莫言获奖,为什么那么多人嘲讽他,批判他!这时候你明白了,那些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有个人获了奖,然后去看他的作品,最后发现:“真TM难看!”就开始骂了:莫言凭什么获奖!
大三还得抓紧时间,别急着进入大四,因为你还有东西没看,中国版的《百年孤独》——《白鹿原》,你要耐着性子看了,就在大三那个暑假,当作是送给自己大四的一个礼物!
进入大四了,也许你可以看看《百年孤独》,远在拉丁美洲的100年沧海桑田!宏大的画卷你在《白鹿原》中已经见识过了,所以想来你不会对《百年孤独》有太大的抵触,反而隐隐中还有着期待,但你必须更加地耐住性子,沉下你的心!啃书,到这地步才叫啃。
接着你要实习了,你要准备考研了,哪有时间看书呀!但卡夫卡这时候可以满足你的胃口了,从《变形记》开始,一众短篇!睡前一篇!毕业前,你可能可以看得个七七八八!
最后,你走入了社会!好,你根本不会碰书了!
当然,如果你真的是这么一步一步看书长大的,你进入社会之后也不需要别人给你推荐书了,你知道看什么书,你知道什么时候看书,这些都是已经融进了你的血液里的了。
酷爱看《西游记》。即使如今,兴趣来了也常常翻阅几页。
最初,是因引人入胜的精彩情节而爱不释手。
在校,想让自己的文字有点色彩,开始背记一些其中妙不可言的句段,主要是对男女老少、春夏秋冬、山川河流、亭台水榭等描写感兴趣。
成年,则主要看书中各路大神、妖魔之间彼此的关系。
也常背记书中的一些俗语、古话。不过这方面,觉得《三言二拍》比《西游记》更丰富。
这些年来,因生活而辗转多处,《西游记》这书也不知丢过几本,但每次都会再买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