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原本喜欢徐志摩,为什么却嫁给了梁思成?原因在于这两点
林徽因原本喜欢徐志摩,为什么却嫁给了梁思成?原因在于这两点
(山哥聊情感,图片来自网络)
01
民国才女林徽因,可以说是一代人心中的女神和梦中情人,她的才情和美貌,更是令当时的许多文化名人为之魂牵梦绕。
这当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才子徐志摩,有大哲学家金岳霖,当然还有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
我们都知道,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都追到了国外,甚至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张幼仪离了婚。
而大学者大哲学家金岳霖先生,更是为了林徽因而选择了终身不娶,一直跟随着林徽因,在她的不远处跟随着她。
最终,在这三人当中,梁思成成为了那最幸运的一个,抱得了美人归。在家人的安排下,林徽因和梁思成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成了百年伉俪之好,成为让人为之艳羡的一对恩爱伴侣。
事实上,在最初的日子里,林徽因面对徐志摩的热烈追逐是没有明确拒绝的,准确的说也是动了芳心的。
林徽因是喜欢徐志摩的,她欣赏他的才华,对他也颇有好感,只是在面对这位大诗人的炽热与浪漫时,她想得比较多。
林徽因不同于一般的女人,她虽然也有感性的一面,虽然也喜欢浪漫,也喜欢被异性追,但是不会为了爱而让自己昏了头,在面对一份感情时,常常能够让自己保持一丝理性,懂得从现实出发,而不会选择活在虚幻的假象里。
总的来说,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她当初是喜欢和欣赏徐志摩的,按理说,这样一对两情相悦的有情人,是完全可以走到一起的,可为什么她后来会选择嫁给梁思成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这两点:
02
第一,林徽因看清了关于爱情的真相
也或许,对于徐志摩来说,对于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大诗人而言,他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不能自拔,他可能认为自己是全情投入的爱着对方。
而实际上,爱情往往是很难琢磨的,甚至是比较虚无缥缈的,并不真实的。
就像《天龙八部》当中,段誉那么痴情的爱着王语嫣,其实真的是爱王语嫣本人吗?并不见得,而是王语嫣长得太像神仙姐姐的雕像了,真正打动段誉的是“神仙姐姐”呀!
就徐志摩来说也是如此,他觉得他迷恋的是林徽因,而林徽因却冷静的洞悉了徐志摩对自己那份爱恋的真相。
多年以后,林徽因在自己儿子的追问下,才道出了实情。
她认为徐志摩当年追求自己,甚至为自己离了婚,表面上看是爱她林徽因,实际上,徐志摩真正爱的,是他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并不是真实的林徽因。
因为徐志摩是一个大诗人,诗人总是容易充满了浪漫的想象,而想象的东西虽然完美,却并不真实。
毕竟,爱情不是诗歌,生活和婚姻也不是诗歌,只有真实的活在现实世界里,才更为靠谱。
所以,林徽因思来想去,虽然对徐志摩充满好感和欣赏,虽然徐志摩那么热烈的追求自己,最终还是想面对现实,不想让自己去追求一份并不真实的感情,也就没有和徐志摩走到一起,而是选择了做梁思成的另一半。
03
第二,林徽因过不了母亲当年的那道坎
关于林徽因没有选择和徐志摩在一起,恐怕还有一个过不了的坎,那就是和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关。
林徽因的父母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林徽因的父亲因为移情别恋,爱上了别的女人,后来两个人离婚了,这件事情对林徽因的母亲打击很大。
林徽因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长大,自然免不了会受到一些影响。也或许,她在感情上的成熟和冷静,便与此有关。
而徐志摩为了追求她,不惜抛妻弃子,和结发妻子离了婚,虽然,他和张幼仪的婚姻是包办婚姻,可能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也没有感情基础。
但是,他的这种做法,也总难免让人觉得太过无情,乃至太过冲动。
为此,林徽因从徐志摩的做法当中,就会很快联想到当年自己的父亲,从父亲的行为中想到自己母亲的伤心和痛苦,她过不了母亲当年的那道坎。
我想,在林徽因看来,徐志摩太风流了,这会让她多少心存担心,乃至没有安全感,聪明而理性的她,不会不想到,今天他可以为了自己而去和妻子离婚,哪天他若再遇到心仪的人,又会不会选择离自己而去呢?
这都是很不好说的事情,感情这种东西常常是很难把握的,尤其是从一开始就不敢确定的,那就更难让自己下决心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与其在感情里冒险,避免自己重蹈当年母亲的覆辙,还不如选择一份相对安全的感情和婚姻来得心安。
就这样,林徽因放弃了风流浪漫的徐志摩,而选择了踏实稳重的梁思成。
事实证明,林徽因选择和梁思成在一起是明智的,也是正确的,更是幸福的,梁思成在婚后,可以说对林徽因是百般呵护和照顾,尽到了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两个人是琴瑟和鸣、旗鼓相当、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过完了这一生。
山哥,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情感专栏,希望以走心的文字,温暖与陪伴每一个孤独的心灵!